来自七区护士长的深夜独白
夜很深了,却毫无睡意,老想着前两天我科监护病房里收治的一位“无名氏”病人,不知现在怎样了?生命体征稳定了吗?是否找到家人了?想必今晚的值班护士又将会是一个很忙碌的夜晚。想到此,耳边似乎响起一首护士赞歌:用柔情的双手迎接生命的希望,温馨的话语呼唤健康的起航,轻盈的脚步驱散病痛的阴霾,在你熟睡的梦里,我是那片最宁静的月光,中国护士大爱无疆,用奉献浇灌生命,让青春永远绽放,让真情地久天长……。这优美的歌词,不正是对我们七区护士的真实写照吗?
故事开始了......
故事的开始还得从几天前收治的一位“无名氏”病人说起,八月四号上午十点左右,一位无名男性患者,约50岁左右,在沛县大圆球附近因车祸致头部外伤,被急诊送至我科监护病房,来时神志不清,深昏迷,脑疝,双瞳孔不等大,左:右=3:5mm,光反射无,口鼻流血,生命危在旦夕,全身布满了呕吐物和血性分泌物,加之天气炎热,全身异味刺鼻,又脏又臭。医院的全力支持,快速开通了绿色通道,给给予急查CT,结果提示:右额颞顶硬膜下血肿;SAH;颅底骨折;鼻骨骨折;两肺挫伤等复合外伤,伤情极其严重。此时此刻,时间就是生命,病情就是命令。当时我们医护人员没有一个嫌脏嫌臭,迅速给予清理呕吐物和分泌物,同时急诊给予术前准备,入手术室在“全麻下行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经过几个小时的奋力抢救,蔡可胜主任和袁新春医生的手术非常成功,术后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生命转危为安,双瞳孔恢复正常,成功抢救了一条鲜活的生命。
但在问题来了,术后由于无陪护人员,给我们护理工作带来了一系列的困难。术后病人的躁动不安、饮食、翻身拍背、大小便等一些日常照顾,全有我们护理人员承担!
困难面前没有退缩
?当时我们就有几位护士,王倩、贾淑月、杨卫卫、王玉勤、王雪飘等几位主动要求加班来看护病人,她们几位都是出了夜班再加班,非常辛苦,以致后来杨卫卫、王玉勤两位同志累病了,王玉勤甚至在睡梦中还喊着贾敏的名字,快、快给32床上升压药,就这样她们没有一个人抱怨的。
?护士刘广英更是自愿从家带来奶粉和料理机,做好流质饮食给病人鼻饲,每一位值班护士都争着给病人喂饭、翻身、拍背、擦身洗澡、大小便处理等一些日常生活照料。
?我们在救治的同时科内多名医护人员利用网络信息积极协助寻找患者家属,五天后终于联系到这位“无名氏”的家人,后来才知道患者是城西张桥人。
当其家人来到病房时,看到病人全身清清爽爽,意识也有原来的昏迷转为清醒,他们激动地握着我们医护人员的手,满眼含泪的说:“是你们救了我们家人的一条命,我们的感激和谢意无以言表,你们真的是很伟大,真的是人民的健康保护神”,此时我们的护士只轻轻地说了一句,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换成任何病人我们都会这样做,病人良好的康复就是对我们最好的回报。
多么朴实的话语,却彰显了我们护理人员的那份对病人无微不至的关爱与呵护;对护理工作的热忱和执着;对生命敬畏和尊重的天使之爱。
神经外科护理团队↑↑↑
神经外科平时收治的病人大多都是急、危、重、需要手术、大抢救的病人,病人家属的情绪会因担心害怕而烦躁不安、不够冷静,不理解或不配合我们的工作,使护理工作很难做,加之我科时常会收治疗到无名氏病人,因无家人陪护,使得我们护理人员会更加辛劳。但我们没有任何怨言,因为救死扶伤是我们的天职所系,我们从选择戴上那顶“燕尾帽”时,就做好了投身护理事业,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心理准备,将南丁格尔的誓言熟记心中。每天面对着一个个生命脆弱的病人,白衣天使的大爱之心驱使着我们要尽心尽责去做好我们的护理工作,去宽慰善待每一位患者,工作任劳任怨,对病人视亲人般百般呵护,把爱心播撒在每个房间,天使们忙碌的身影每日不停地穿梭于每一个病床间,不停地为病人输液、吸氧、吸痰、心电监护、组织抢救等等.....
头戴燕尾一袭白衣
紧张有序脚下生风
已成为了我们病房里一道亮丽风景
供稿:神经外科朱晶
编辑:宣教科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