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鼻骨骨折复位后
鼻骨骨折复位术
打架鼻骨骨折
鼻骨骨折x线片
鼻骨粉碎性骨折
鼻骨骨折药膏

高密西乡ldquo张鳖骨rdquo

白疯颠的早期图片 https://m-mip.39.net/nk/mipso_4618050.html

胶州湾畔,上了年纪的人磕牙闲聊绕不过张鳖骨,张鳖骨是谁?就是传说中叫托塔李天王换了一副鳖骨的张殿堂。

此人身残志不短,穷且益坚,熬万灯油,破万卷书,终于成为高密墨湖岸边赫赫有名的人物。

鳖骨加身,荒谬绝伦,传说而已;然虽传说,却也留给世人有益的启示,就是:“有志者事竟成”。

前清时候,高密西乡出了个淘气鬼儿,姓张名殿堂,家父早逝,伴母张氏度日月。此小子长得方头方脑,深眼窝、细眉毛,嘴角向上翘起总像在戏耍。

八岁那年,就读于邻近的学堂。

念书就念书呗,可张殿堂一味贪玩,整日里跳井下河、掏鸟摸鱼,弄得灰鼻子黑脸。

他胆量大的出奇,高耸入云的古树,敢攀上去掏老鸹窝;黑咕隆咚的坟窟窿,敢钻进去摸狐狸尾巴,小伙伴们佩服他敢作敢为,乐意围着他转,大人们则称他为“贼大胆”。

十岁那年,“贼大胆”张殿堂听说,村里人埋怨高密城隍白吃供养,不正经上班,从不赐福乡里,于是憋了一肚子气,拍拍脑袋瓜,有了大主意。

九月初九这天早上,天刚交亮,张殿堂爬起身来,摸索着走了四、五里路,独自闯进城隍庙,扒下“虎头鞋”,朝着城隍面神像面部掇(duo)了一通鞋底;又把神像翻了个儿,踹了好几脚,折腾完了,抬头看见庙正面壁上挂着一面镶金的牌位(阴间下通知的圣旨牌)顺手摘了下来,从书房里掏出笔,在牌位上歪歪啦啦的留下几行字:“高密城隍王,敕命来地藏。巳时点上卯,午时返还乡”。

城隍冷古丁的挨了一顿打,吓懵了。他本来是吃软怕硬的料子,当然不敢深究小殿堂是何来路,赶紧将真魂收了,躲进地窟,只听到上面没了动静,才哆嗦着探出头来一看四周人影皆无,猛见圣牌映出字迹,又吓出一身冷汗:“唉吆——,今儿邪门,不明不白挨了打,阎君又来凑热闹,城隍地府相距遥远,一个时辰岂能返回,可天条如铁,不听调遣那成,唉拼上老命走一遭吧”。

城隍神不知道这是小殿堂耍的把戏,打点好行装就要启程,忽见圣旨牌上的谕旨改成了:“城隍王,城隍王,免去前命休着忙。西乡张殿堂,可保成大梁”。

城隍供职阴司三十余年,是出了名的酷吏滑头,他把持高密,贪欲炽烈,私收贿赂,那里请吃喝送银子,那里就是“恭地顺民”,好事儿就跟你沾边;那里不买他的账,就叫你吃不了兜着走。他和阎王是儿女亲家,坏事做绝也没个敢吱声的。

却说一场虚惊过后,城隍长嘘了一口气。为了图清净,就把教化张殿堂的差事交给西乡土地,到处找吃喝去了。

当然,他此时并不知道闹城隍庙的娃子就是张殿堂,否则,他挟恨报复唯恐不及,还指望他抬举,做梦去吧。

出乎城隍意外,两道圣旨都是“贼大胆”干的,可能读者会发问,既是张殿堂假借阎王口气下的调令,怎么又改了题呢?

原来,张殿堂往返一趟,赶到学堂误了时辰,私塾老师动怒杖罚,他吃打不过,把城隍庙一事全盘端了。

私塾老师怕惹是非,立即命张殿堂回庙抹去圣牌上的字。可张殿堂不是省油的灯,又二番戏弄了城隍。

西乡土地奉城隍命教化启蒙张殿堂,十分高兴,你道为何?

原来这高密西乡土地最为清廉,最是惜贤爱才。张殿堂家属他管辖,虽说不上张家如何得到这份殊荣的,不过,有一点他敢肯定,张家不是“跷着脚跟打溜须,蹦着高拍马屁”的人家,张殿堂又是最早上了他神童册子的一个。

土地公共素知这孩子胆识过人,嫉恶如仇,就是有点放荡,只要稍加点拨,定会早日成才。他盘算好了伺机与殿堂接近,培植感情,启蒙他走勤奋成才的正道。

光阴如梭,转眼到了盛夏。

张殿堂上学的路上,要过五龙河渡口。这儿艄公不尽人意,常常三日打鱼二日晒网。学子上学却耽误不得,无奈学子们冒险淌渡。

这几天,阴云密布,连降暴雨,五龙河水暴涨,水流湍急,前后不几天,已有三学子在此溺水而亡。

小殿堂虽说胆大,可下水也不免心生畏惧。

一日早晨,张殿堂来到河边正待脱衣蹚渡,猛听一声长喝:“娃子,当心水冲,待俺助你一臂之力。”说话之间,一白头老翁飘然而至。

但见此人年纪六旬开外,身高八尺,面如重枣,两道长眉,眉梢微挑,豹头环眼,虎背熊腰,三缕长须似雪,一头皓发如霜,天代皂色夹帽,足蹬一双去毛的兽皮长靴,腰系紫金如意带,身披海青过膝,看去不是世俗子,疑是九天仙客来。

那老翁见张殿堂不摸底里,傻呆呆的立在水中,哈哈一笑,手捻银须道:“娃子,休看俺偌大年纪,终是善心未泯,你可伏在俺背上,紧闭二目,待老夫驮你过去便了。”

张殿堂依他所言,赶忙将眼闭了。但听耳边风声呼呼作响,不闻足下涉水之声。眨眼功夫到了彼岸。傍晚,老翁又早早等在河边将殿堂接回。

此后,无论刮风下雨,电闪雷鸣,无一日中断。

张殿堂人小血性大,不愿接受别人恩惠。他曾有意躲避。可老人就像能掐会算似的,你到他也到,想推辞也难。小殿堂别无咒念,无非说几句感恩戴德的话罢了。

白须老人则回道:“俺不图报答,只盼你立下鸿鹄志,早成栋梁才!”

小殿堂嘻皮笑脸:“嘻嘻,老爷子,咱压根不是当官的料。”

老人道:“世上无难事,西汉川薛(今寿光)地方,有个叫公孙弘的,年轻时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及赶早明白过来,已是不惑之年,但他没有灰心,一边放猪,一边学习,二十年光景便成就了功名。人啊,就怕立志,有了志气,还怕成不了大事?”

“俺不愿意做沽名钓誉的酒囊饭袋,后日里做阳春,侍奉老娘,墨水多喝点少喝点妨碍不大。”

老人继续耐心劝导他说:“人,活在世上,离不开学问。再者,当官替国家谋划,为百姓作主,大有作为的事业,只要不做贪官污吏就行。”

“是这么个理儿,您老看着学习好,往后俺多用功便是。”自此后,张殿堂将老人的话牢记心头,把戏耍打闹之心用到了刻苦钻研学业上。半年功夫,便成了同班同学中的尖子。

这天,张殿堂一大早赶到河边,见老翁神情慌乱,风风火火的赶来,刚打照面便嚷上了:“好小子,你的性命眼见保不住了。”

张殿堂见土地惊恐万状,噗嗤笑了,漫不经心的问道:“爷爷,看您吓成啥样啦,有什么大不了的事嘛?”

土地道:“好你个闯祸精,天都给你搅翻了,还龇牙咧嘴,你闹城隍庙东窗事发了。”

“闹庙?哦,你说是打城隍、题诗的事么?有啥了不起的!”小殿堂道。

“小子吆,你吃了灯草,说话轻巧,你大闹城隍庙,假代阎王传书,搅乱了阴曹地府,惊动了凌霄宝殿,可犯了弥天大罪啦!”

“哈哈哈哈——,哈哈,地藏王宫、凌霄宝殿,俺没听说过。”

“孩啊,世上的事那个说得清,你我都是……”说道此,老人缄口不言了,领着张殿堂七拐八弯的到了一处松林,走进一间板房里,殿堂冷眼望去,房内有一尊半米多高的石像,石像下端写的是:“高密西乡土地”六个楷字。

石像者,须发皓然,殿堂深以为奇,回转身来,怔怔地端量着素常敬重的老爷爷,见老人头头脑脑,连眉毛、眼神都和石像一模一样,不由大奇,颤声问道:“爷爷,难道您是……”

老头道:“我是这方土地。”

小殿堂道:“我是人不是鬼,人鬼殊途,跟他们井水不犯河水,管我的事,不是咸吃萝卜淡操心吗?哼,定我啥罪?”

“说你是蔑视天庭,捏造王旨,犯了大逆不道之罪”

小殿堂倔强的道:“治我的罪,我先质问阎王一句高密城隍算什么东西,他空受人间烟火,白食人间供奉,见利忘义,欺下瞒上,为啥还让他逍遥法外。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我就和他上天,找玉皇大帝辩理去。”

常言道,听话听音,看人看心。

听了张殿堂这一通议论,土地越觉得这孩子有胆魄,喜爱之情油然而生,越发对他的命运担忧了。将殿堂送过河去,他长叹一口气,过去的一幕又浮现在眼前。

七月十五那天,在丰都城召开的鬼门大会上,各路鬼神汇集,阎罗天子高坐龙椅,会上,篇篇高密城隍出了差错。

上方一年交办给高密二十四道圣旨,有两道没有出处。仔细查看既无王府印信,又无天庭宝鉴。

这两道圣旨,一道调城隍赴阴都;一道敕命保娃童成材。

阎王气的七窍生烟、暴跳如雷。

后来,终于查明真相,假传圣旨的竟然是黄毛孺子张殿堂。

堂堂城隍遭辖区小儿蒙蔽戏耍,一副老脸往哪儿搁啊,他气急败坏,嚎叫要对张殿堂施以极刑。西乡土地力陈张殿堂乃世间凡童,压根不懂天庭规矩,充其量不过跟城隍开了个玩笑,且事出有因,因此,不宜重判。

军师吴二爷对阎王说道:“陛下,臣有一计,可了结张殿堂一案。”

阎王正踌躇未决,忽听吴二爷能解疑难,心头大喜,急急问道:“爱卿,有何妙计,速速道来。”

吴二爷,是出名的大烟鬼,只见他摇着芭蕉扇,撑着见风倒的糟糠骨头架,一步三摇,出班奏道:“要说处理这棘手的案子,依卑职意见,只须将双方争执之词专本列章,呈送玉皇驾前钦定,我处窘况,定然不解自消。”

“妙极!让上峰看着办,果真是绝顶聪明的好办法,老吴真有你的,你看着写一份奏折呈报上去。”

……

玉皇大帝接到奏折,手托双腮,思忖片刻,想出一个绝妙的主意:“俺不免和个稀泥,保准谁也道不出个屈字。”

玉皇顺手拖过笔砚,御笔一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孤只以中庸制刑,你说要害小儿性命,孤家偏不杀生;西乡土地说赦免宽宥,孤家定要穷究,着托塔李天王三日后携带刑具下凡,剔除狂生张殿堂的骨骼,换一副鳖骨顶替,不得有误,钦此!”

西乡土地从沉思中醒来,深为张殿堂所遭不公而愤懑:你天庭章法凡人如何知晓,又怎能强逼人家遵循呢?张殿堂固然不该信笔乱划,可也算事出有因嘛,城隍神的作为令身寒齿冷,难道不是事实?代民立信犯得上剔骨抽筋?他恨城隍一伙拿人命当儿戏,肆意凌辱摧残,更怨玉皇大帝不分青红皂白,潦草办案。

土地心情忧郁,拖着沉重的脚步向居处走去,对张殿堂的命运十分担忧:“一经非刑,殿堂性命肯定难保;不过听传,如能熬住苦疼,紧闭嘴巴,保全牙齿,就还是一个完人,只要发奋用功,照样还有锦绣前程。”

西乡土地主意已定,心里畅快多了。

这时,忽见狂风大作,黑云翻飞,飞沙走石,土地情知托塔李天王出动,忙驾祥云迎上前去,恭候大驾,恳请李天王刀下留情,保留张殿堂一口牙齿。

“那不成!”李天王本是善名远播,爱才如命的神将;土地求情,已然动心,但碍于王命,只能装出一本正经的样子,断然拒绝了土地的请求。

“俺自有办法。”土地请求不下,气急攻心,化作一道长虹飞抵高密西乡,掏出一面绢帕,急急忙忙在帕子上题诗一首:

天王奉旨非凡响,

换尔鳖骨实堪伤。

要躲劫难保平安,

牙关紧咬勿开张。

张殿堂接到题诗,知道土地为保全自己一命献身而去。想到老人家泄露天机之罪,生死未卜,禁不住失声痛哭,同时做好了精神准备,只等着接受酷刑。

午时三刻。

李天王脚踏祥云,飞抵青州地界,降落张家,走大门进二门,暗暗思量:土地舍命护持忠良之后,可见此子非一般孺子可比。我自当网开一面,留他一口全牙,至于今后前途怎样,就要看他自己的造化了。

李天王主意已定,潜入书房,吐一口神气将张殿堂吹晕,给他换上一身鳖骨,拾掇干净利落后,回天庭交差去了。

七,

却说张殿堂从昏迷中醒来,浑身酸软乏力,上下不自在,钻骨般痛疼阵阵袭来,张口一模,牙骨尚存,心头暗喜;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只要有口牙,今生就有出头露面的指望。

张殿堂暗暗立志,自此后,全部聪明才智用在发奋攻读上。闭门三年不出,头悬梁、锥刺股,勤奋不止;饱读四书五经,深研各家流、各家经典著作。

后,又强撑残躯,拿出一年功夫,周游天下名山大川,一路上,饥食野果,渴引清泉,历尽千辛万苦,成才志向不敢稍有懈怠;广泛结交各地名士,虚心拜师求教,学识日益精深,终于成为誉满齐鲁的大名士。

忽一日,朝廷开科取士,张殿堂进京应试。

三场试罢,钦点头名状元。

这,既是他勤奋向上、坚韧不拔的报偿,也凝聚了远见卓识的西乡土地、托塔天王鼎力相助的心血。

朝中有谏议大夫见张殿堂背呈龟形,双臂左倾右斜,两膝之下细如麻杆,相貌丑陋,举止失雅,当即奏本:“张殿堂形体乖张,有失大国典雅,奏请皇上状元易人。”

皇恩浩荡。

以“大清国重才,不以貌取士。张殿堂十载寒窗苦读,腹有经纬,胸藏锦绣,文韬武略,绝非常人可比。钦点状元,足警天下庸庸碌碌之辈”为由,破格敕封他为八府巡按。

张殿堂在任上,除旧布新,打击豪强,济世救民,一世清明传下,至今故里有口皆碑。

至于身换鳖骨之事,有人说是仇家编排出来作践他的;也有说好友为遮掩他身形丑陋有意杜撰的,到底怎么回事,现在谁也说不清了。

---END---

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luyiny.com/bgfsxgz/101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