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心理主笔团
笛子
壹心理-人生的重要命题在这里找到答案
《脱口秀大会》第4季有一期,主题是:
没关系,我也有“病”。
选手们接连吐槽自己的容貌焦虑、年龄焦虑、体象障碍……
全场笑声不断。
直到那个男人出场,李诞终于笑不出来了。
全场观众都笑不出来了。
表达是最好的看见,看见是最好的疗愈
这个冷场的男人,是Rock。
“医院,确诊得了抑郁症。”
身边的人都知道,他情绪低落很久了,医院。
因为他觉得,身为一个男人,特别害怕别人觉得自己脆弱、矫情,不想承认自己情绪有任何问题。
听到这些,大家都觉得话题有些沉重,没有人敢笑。
但接下来,Rock还是很轻松地和大家分享了他的抑郁感受。
他说,抑郁带给他最大的困扰就是:
懒。
整个人失去行动力,有时候只能躺着,什么都不想做。
“但你知道,懒和抑郁是有区别的。懒人躺着的时候,脸上是有笑容的。”
而抑郁的人,脸上没有笑容。
Rock开始吐槽:
抑郁的感觉,就像是脑海里住了一个易立竞。每天一起床,她就对我叩问:
你觉得你的生活有意义吗?
你觉得你是个有价值的人吗?
你觉得你做的事有意义吗?
你有想过失败的后果吗?
不管他干什么,这些声音都会跑出来攻击他。
Rock选择聊抑郁这个话题,其实犹豫了很久。
因为他发现往往是:
没有抑郁的人在装抑郁,而真有抑郁的人又在装没事。
“我觉得这个问题本身就很有病,所以我想通过一些段子让大家重视这件事。”
他也害怕大家以后看他的眼神会变得不一样,害怕自己从此被贴上“抑郁”的标签。
但他还是选择说出来。
“我开始明白,我脑海里的那些负面的东西,它不是我。它是一种病。”
所以,确诊抑郁症之后,他整个人开心了很多。
“为什么开心?因为我有病。”
他说到这里的时候,我深深地感受到:
抑郁症没那么可怕。
虽然这场脱口秀的效果没有那么“好笑”,但对他而言,说出来就是胜利。
正如李诞说的,Rock是在自救。
他在分享抑郁经历的同时,也是在疗愈自己。
因为,表达是最好的看见,而看见是最好的疗愈。
“我不是来看心理医生的,我只是不孕不育”
可回到生活中,对于自己的伤痛、脆弱,我们往往不愿意表达。
因为,从小到大生活的环境,都不允许你表达。
小时候你哭了,他们会说:“没用的人才会哭,再哭就不要你了。”
长大了你压力大到崩溃,他们会说:“这点事都承受不住,太脆弱了。”
甚至你抑郁了,他们会说:“你有什么好抑郁的,就是想太多了,矫情。”
于是,我们习惯了压抑情绪,假装坚强。
我们习惯了压抑悲伤,假装微笑。
这种脆弱带来的羞耻感,绑住了我们的四肢,封住了我们的嘴,让我们把哭声调成了静音,习惯什么事都自己扛。
就像程璐说的段子:
“很多人对看心理医生都是有抗拒的。大家去看心理医生,要戴上帽子口罩,里三层外三层,就怕被人认出来。
“被人认出来也不愿意承认,说不不不,我不是来看心理医生的。我只是不孕不育。”
很好笑,也很心酸。
程璐说,做喜剧的一般都有点心理问题,所以公司给大家都配备了心理医生,但很少人敢去看。
假如我们因为羞耻感而不敢看心理医生,遇到问题不表达,不求助,结果会是什么?
程璐打了个比喻:
很多人觉得有心理问题不用看心理医生,看看心理学方面的书就行。
“比如说我骨折了,医院,我在家里看看书,能行吗?
“好像也行,你就读五年的书嘛,因为一般学医都要五年。
“五年之后你看着自己骨折的腿说,哎呀,我知道该怎么治了,现在最佳的治疗方案,就是买个轮椅。”
一个断了腿的人无法单靠自己跑起来,你需要的是想办法找一根拐杖,帮助自己重新站起来。
不要再相信“真正成熟的人都戒掉了情绪”“真正强大的人都是靠自己”这样的毒鸡汤。
撑不住了,也没关系的。
就像程璐说的,现代人多多少少都有点心理问题,遇到了就去看心理医生。
“不要不好意思,心理疾病就跟感冒发烧一样,你一旦有了,就去找专业人士。”
陈学冬考了心理学证书,并寻求专业人士帮助
“我们都有病,只不过我的更明显一点”
在精神分析取向治疗中,咨询师常常会让来访者一遍遍地讲述自己的创伤经历,直到挖到记忆深处的“病根”,来访者的问题就突然解决了。
为什么?
弗洛伊德在《癔症研究》一书中写道:
“让病人清晰地回忆起事件和唤起与事件相关的情感,并让病人最大程度地用语言把事件的细节和伴随的情感描述出来。
“如果成功地这样做了,那么每个癔症症状就会立刻消失,而且是永远消失。”
因为,一旦你能用语言说出你潜意识里的创伤,你在意的缺点,或者被压抑的情绪、欲望等,你的潜意识就会浮出意识的表面。
也就是在那一刻,你“看见”了自己,理解了自己。
并且,你开始接纳了自己。
当你无条件接纳了自己,改变就已经在发生。
你会开始爱上那个不完美,但却真实的自己。
这一期《脱口秀大会》,还有一个人让我印象很深刻。
他叫小佳。
他不是一个完美的人,说话有些吃力,肢体并不算协调,走路也有点歪歪扭扭。
但是他对自己乐观与接纳,这种积极的面貌感染了所有人。
一开场他就说:
“我这种病是先天性系统疾病,别人的病是后天努力得来的,我的病得来全不费功夫。”
他说脱口秀演员分成两种类型。
“一种是文本型的,一种是表演型的。而我,‘感动中国型’。”
他吐槽自己从小到大拥有很多“特殊待遇”。
读书时,女同学的父母都很放心让孩子和他玩,因为自己“给人一种只想活下去的感觉”。
工作去面试,基本信息都还没说完,面试官就说情况已了解,可以回去等通知。
“我在想,你都没有我的联系方式,你要怎么联系我,发寻人启事吗?”
因为自己走路太慢,经常红灯亮了,他还在半路。
“大概有多慢呢?就是我想扶老奶奶过马路,老奶奶说:‘不了不了,还是我扶你吧。’”
最后他说了一句话:
我确实有病,但这个世界,好像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有病。
我突然想和这个世界说:
我们都有病,只不过我的更明显一点。
可怕的不是“病”,而是这个世界的偏见和不理解。
他做到了对自己完全的接纳和释怀,所以当他用自嘲的方式说出这些时,你会发现,他已经蜕变成了完全不一样的一个人。
不完美是他的一部分,也正是这些不完美让他的幽默更有力量。
他治愈了自己,也治愈了所有人。
图/pexels
“我们的痛苦情绪都是来源于别人”
怎样才能做到健康地自我接纳呢?
伟大的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到很重要的两点。
首先,一个自我接纳的人能接受自己和他人,不会为自己或他人的缺点所困扰,或者感到困窘与不安。
他们能坦然地接受自己的现状,包括自己的需要、水平、愿望,同样也宽容地对待他人的弱点和问题,从容地生活。
其次,一个自我接纳的人,能自发、坦率、真实地对待自己的感情,并坦诚地说出自己的感受,不掩饰自己,自然而单纯地表现自己。
《脱口秀大会4》谈心理健康的这一期,很多人都谈到各种各样的焦虑。
赵晓卉说,自己最大的焦虑是年龄焦虑。比如结婚。
“我说不想结婚的时候,长辈就老说,你这孩子是不是有毛病啊?
“你想结婚的时候,网友就老说,你不看新闻吗?你还敢结婚,你怕不是有大病吧?”
明明长得挺帅气的豆豆,本来觉得自己还行,直到参加节目看到了各式各样的男明星,开始怀疑自己,“这个世界上只有我长成这样吗?”
觉得自己有“体象障碍”的鸟鸟调侃道:
“有句话叫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
“在这句话出现之前,我只是一个单纯的丑女人。”
鸟鸟编段子吐槽“美女和普通人的差距难以磨灭”
这些焦虑的根源,就像王勉吐槽的:
很多时候,我们的痛苦情绪都是来源于别人。
人总是忍不住和别人比。
甚至还不止和别人比,还和过去的自己比。
王勉是上一季《脱口秀大会》的冠军,所以他总是在和去年的自己做比较,他很讨厌这种情绪,但又无法回避,所以就很痛苦地写了这个主题。
而当他接纳了焦虑的自己,他决定不再比较了。
他对今年的比赛没有目标,也没有期待,只是让自己去享受舞台。
正如《被讨厌的勇气》中所说的:
所谓自我接纳,就是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