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熙读水浒#第2话
梁山上有不少兄弟组合,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张横、张顺,解珍、解宝,童威、童猛,朱富、朱贵,孔明、孔亮,孙立、孙新等,还有最关键一对兄弟,“一把手”宋江,人称孝义黑三郎,和他的亲兄弟“铁扇子”宋清,堪称完美CP。
宋家在郓城是满县闻名的富豪,宋四郎宋清没有出仕做官,在家跟着老爹管理乡间硕大的山水庄园,吟诗作画,以文会友,谈古论今,叩问灵魂,逍遥自在,典型的有钱有闲的富二代。
后来,因为哥哥宋江杀了阎婆惜,又大闹江州,实在在老家待不下去了,被迫带着老爹上了梁山。
纵观梁山发展成长的历程,随着人员规模的增长,共经历了5次大的人事调整,但宋清的职务安排,一直都没有变化,都是负责管理筵宴。
第一次人事大调整是梁山打完江州无为军后,令“穆春、朱富管收山寨钱粮”“令宋清专管筵宴”。
第二次人事大调整是三打祝家庄之后,梁山第二次人员增加,令“朱富、宋清提调筵宴”,这里需要说明的为了安排新上山的李家庄李应、杜兴,把原来蒋敬负责的“库藏仓廒、支出纳入、积万累千、书算账目”和山寨钱粮部进行机构合并,令“李应、杜兴、蒋敬总管山寨钱粮金帛”。为了安排朱富,暂时让朱富担任部门正职,让宋清担任负责日常工作的副职。同时,因为朱富上山前也是主业开酒店的,业务纯熟,借此机会,对宋清也是一次业务的传帮带。
第三次人事调整是梁山打完青州后,人员进一步增加,这次是部分微调,宋清职务不变。
第四次人事大调整是晁天王死后第二天,宋江做到忠义堂主位,一连下了十三道人事调整令,增设了一个部门让朱富“监造酒醋”,而宋清则正式站稳脚跟,独自负责“监备筵宴”。
第五次人事大调整是好汉集齐后,宋江通过“天降石碣”的手段,赋予梁山排名的“合法性”、“权威性”和“神圣性”,宋清继续负责“监备筵宴”。同时在职级上,宋清排名第76位,这是什么概念呢?原来曾经和他搭班子、当正职的朱富排名第93位,梁山第一代创始团队的“元老级人物”宋万排名82位,杜迁排名83位。由此可见一斑。
那宋江为什么要这么安排自己的亲弟弟呢?究其原因,至少有三个方面的考虑。
01无奈:宋清没有其他特殊的才能
从武力值上看,宋清属于分分钟被秒杀的菜鸟,虽然受招安后,也跟着大哥走南闯北,但干的也只能是“采买药饵”这样的工作,让他干马军、步军,统帅一彪人马,是万万做不到的。
从谋略值上看,宋清技能点全部用在文人骚客的艺术才能方面,无论阳谋、阴谋一律不擅长。
从特殊技能来看,不能像戴宗一样开挂神行八百里,不能像蒋敬一样精通算学、打的一手好算盘,不能像金大坚一样擅长雕刻制印,不能像皇甫端、安道全一样医兽救人。
宋清的绰号是“铁扇子”。清人程穆衡认为,“铁扇子”的意思是没有用的废物。扇子是用来扇风的,但是如果是用铁做成的谁会用。那怎么安置宋清呢?只能让他先从最基础的岗位做起,做好餐饮服务吧。
02锻炼:让宋清快速融入、交友、扬名
相比于大哥宋江在江湖上“呼保义”、“及时雨”的赫赫声名,宋清完全是默默无名,唯一让大家记住的,便是这个宋大哥的亲弟弟。
让宋清管理筵宴,就是让宋清从最基层、最基础做起,端盘子、倒酒水,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磨去公子哥的做派,学会江湖人的精明。
通过给大家排摆筵宴,宋清可以迅速和梁山众好汉打成一片,上到军师吴用,下到普通校尉喽啰,都离不开吃饭喝酒,都需要请客交流。在广泛的接触中,宋清和梁山上上下下、各色人等都建立了最直接联系。这比负责谋一领域的专业头领,有更快的成长和更广的人脉。
大家一看,宋大哥的亲弟弟,不怕苦、不怕累、不嫌油烟,一年到头,为了大家的吃的舒服、喝的开心,变着法忙前忙后,谁不愿意结交。
03配合:一主一内、一前一后的完美搭档
在上梁山前,宋江主外,住在县里,虽只是一名押司,却也是县城里的有头面的人物。宋清主内,跟着老爹,打理偌大的家业,还掩护哥哥宋哥逃离危险。
上梁山后,宋江在前台,主持山寨的日常事务,忙的都是军机大事。宋清在幕后,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负责的是内外接待,运营的是“梁山宾馆”。
宋江用“替天行道”、“劫富济贫”的道义和“兄弟今生两家姓、来世咱们一个妈”的情义笼络众头领。宋清则在生活上用物质来关心关爱众头领,在具体工作中落实、落细。
比如,新上山几位头领都有哪些饮食习惯?有什么偏好、有什么忌口?酒量如何,是喜欢酿香型还是浓香型?喜欢温酒喝还是喜欢常温的?
比如,大哥宋江爱吃鲁菜烧烤、二把手卢俊义爱吃大名府融合菜,尤其是驴肉火烧,智多星吴用军师最爱吃清蒸鲈鱼,入云龙公孙胜大师爱吃素菜,平时最高层头领们的小灶食堂,要平衡好,不能只顾某一位。
比如连破祝家庄、曾头市、东平府等地,山寨兵马钱粮富裕,要给大伙儿改善伙食,一个月重样,天天吃的像过年。同时要预备山寨钱粮紧张时,多腌制一些泡菜、酱菜,种植一些时令蔬菜,晾晒发酵一些臭豆腐、臭鳜鱼,以备一时之需。
比如梁山上哪些好汉是一个山头,喜欢坐在一起吃饭,哪些人相互有仇,坐一起喝酒准借着酒劲闹事,在绘制宴席座次图,安排分桌就餐时,反复思量。一个个名字都要在脑子里过一遍,雷横、朱仝当时在郓城对我大哥有恩,李逵摔死小衙内和朱仝有仇,扈三娘亲哥扈成被黑旋风李逵一顿乱斧砍跑、他们两个人有仇……
想当初,卢俊义第一次上梁山,“明日宋江请,后日吴用请,大后日公孙胜请。话休絮繁,三十余个上厅头领,每日轮一个做筵席。光阴荏苒,日月如梭,早过一月有余。”
没有干过后勤接待工作的,谁能理解宋清忙前忙后,操持一个月筵席的鞠躬尽瘁、呕心沥血?!
在一顿餐、一桌酒的保障中,宋清冷眼旁观,看透了一个个好汉的人生起伏,活的也更加通透。
征讨方腊后,宋清不要官职,主动还乡为农。
哥哥宋江被害身死、葬于蓼儿洼后,宋清并未亲往吊唁,只是令家人前往祭祀。
后来,经宿太尉上奏,宋徽宗准宣宋清承袭宋江名爵。
宋清自知功成身退,便称“已感风疾在身,不能为官,上表辞谢,只愿郓城为农”。
“上皇怜其孝道,赐钱十万贯,田三千亩,以赡其家。待有子嗣,朝廷录用。后来宋清生一子宋安平,应过科举,官至秘书学士,这是后话。”
宋清明荣辱、知进退,一生富贵平安,为老宋家延续了子嗣香火,或许他才是真正的人生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