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
责任编辑:王树威
编 辑:柳丽清
投 稿:吴 锡(宣传科)
深爱无痕有梦才有远方
走进医院整形美容烧伤外科,总有一个人的身影显得与众不同,40多岁的年龄,但是头上的白发却比同龄人多了许多,面色略黑,淡淡的眉毛下,一双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忙碌的身影穿梭在手术室和病房之间,一把手术刀在受损的外表下翩翩起舞,游刃有余,大家都称他为“刀尖上的舞者”,他有着医者的慧心巧手,更有着医者的良知厚德,二十余载坚守临床一线,甘之如饴,如痴如醉,以不懈的技术钻研赢得了同行的尊敬,以无私的爱心奉献换来了病人的爱戴,他就是整形美容烧伤外科主任王树楼。
名医简介
王树楼,整形美容烧伤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年毕业于吉林医学院临床专业。年考取中国器官捐献协调员,年取得重症医学5c资格证。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美容外科学组副主任委员,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医美与整形安全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促会整形与美容分会面部年轻化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精准与数字医学分会第一届精准鼻整形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精准与数字医学分会第一届私密整形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医学美学设计与咨询分会容貌年轻化美学设计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医学美学设计与咨询分会鼻美学设计与整形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医学美学设计与咨询分会私密整形专业委员会委员,吉林省组织修复与再生医学学会神经康复与功能重建专委会第一届委员会常委,中国初级创伤救治培训教师,中国重度创伤救治专家库成员,吉林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委员,吉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第二届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吉林省健康管理学会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暨急救医联盟委员,松原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组成员。毕业后一直从事外科临床工作,多次外出学习,曾主持省部级科研一项,参与省部级科研一项。两项科研均已被省科技厅登记为科研成果。已在《中国医师杂志》《医学综述》《当代医学》等杂志发表论文41篇。
他在创伤修复与组织重建、面部年轻化、SMAS内镜除皱、鼻整形、眼整形、腹部整形、隆乳及巨乳缩小、私密整形、烧烫伤切痂与整形修复、各种疤痕修复、微创腋臭、皮肤癌及体表肿物、吸脂及脂雕等整形修复及微整形手术方面有较深的造诣。
理解是爱暖心支持
“认真、敬业、钻研、谦虚、耐心!”一提到王树楼,这些都是大家使用频率最高的评价词。而说到敬业,有一件事至今还在王树楼身边的朋友和同事中被大家津津乐道的传播着,而王树楼对这件事却一直抱有愧疚。年9月,在他结婚一周后,医院需要选派人员下乡做支援医疗服务工作,医院当时资源有限,人员短缺,王树楼知道后,毅然决然的报了名,扔下了刚结婚不久的妻子,与另一位同事一起去更新乡卫生院支援医疗工作半年,虽然新婚不久就急匆匆的走了,但是妻子没有因此而埋怨王树楼,而是让他安心工作,不用惦记家里,家里的一切她都会打理好。王树楼说“这么多年多亏了家里人的理解和支持,才让我在医生这条道路上坚定不移的走下去,医生的工作性质就是这样,早出晚归,随时接到一个急诊电话就会出去,也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外出学习培训而离家很久,对家里人我也是感到很惭愧,如今整形美容烧伤外科刚刚成立,有更多事需要我去完成,将来有机会一定会好好弥补家人。”
古人说“无恒德者,不可以为医”,大医精诚,“精”与“诚”不分主次,相辅相成。凡大医者,无不严谨诚爱乐于奉献,凡大医者,无不严谨治学恪守医德。面对五彩缤纷的世界,面对充满疑惑的世界,王树楼没有忘记自己的神圣使命。年非典来袭,面对未知的生与死的考验,他没有退缩,带领着一班人走上最危险的预检门诊,负责非典一线疑似病例监测检查工作,面对一张张外地归来者惊恐的面容和不安的眼神,他一丝不苟的接诊、登记、筛查、宣传隔离,闷热的天气,简陋的条件,厚厚的隔离服下满是汗水,连续超负荷的工作考验的是意志和精神,没有白天黑夜,没有节假日,哪里有险情他就出现在哪里。身边的人都说他傻,说他是“拼命三郎”,他也只是笑笑不说话。“用心善待患者获得患者的认可是一种愉悦,用自己的能力创造社会价值是一种幸福。”王树楼把这句话作为座右铭时刻勉励和鞭策自己。
怀揣梦想爱的延续
年,王树楼调入急诊科工作,一直到年9月。在他负责急诊外科期间,科室每年救治的创伤患者约人左右,每年诊治的急腹症、胸痛患者约人左右,在这期间没有一例医疗事故发生。年他被聘为急诊外科副主任,负责组建急诊外科及急危重症的院前院内急救及全科医生的培训工作。他带领全科人员率先开展创伤救治PTC模式,医院从理论走向实践。在吉林省,他所领导的急诊外科是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进行系统的创伤救治规范化(即PTC模式)的科室。该模式实施以后,医院对创伤患者救治的成功率明显提高,使得创伤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明显降低,不但使患者降低了救治费用,也提高了伤后的生存质量。年10月18日,由他发起、组织、策划的松原市第一届急诊创伤救医院胜利召开。该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松原地区在创伤救治方面,上了一个台阶,开启了新的阶段。在专业领域,王树楼不仅仅是一名好医生,同时也是一位好导师,他多次负责松原市各种突发应急事件现场救援的培训工作,并参与应急预案的制定,在急诊急救方面,一直处于本地区领先地位。
在救治患者时,急、危、重症多,他通过对临床实践的总结,总结出一套针对急危重患的简单便捷的诊治方法,并对急诊外科医护人员进行现场模拟培训,在一些突发性疾病和意外创伤等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上有着丰富的经验。王树楼说“在急诊科工作的这17年是我人生中的重要篇章,也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急诊科的工作性质决定我注定会遇见许多人,碰到很多事,在这17年间,我见过了太多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也曾目睹了太多的生命悄然离去,有赞扬和鼓励,也有埋怨甚至辱骂,有治愈后患者和家属的笑脸相迎,也有无能为力时的无助和愧疚,但这就是人生百态,这一切都在激励着我不要停在原地,因为我心中还有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等待着我去照亮更多的人。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在治病救人的同时,王树楼还搞起了“副业”。年,他考取了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资格,这是一个鲜为人知的职业,听上去并不光鲜,而且时常会伴随着误会、恶言甚至辱骂,医院和患者之间、在生与死之间、在希望和绝望之间,为逝者与生者打通一条条通道,为生命搭桥,让爱延续,他们是生与死的“摆渡人”。面对患者悲伤的家属时,王树楼往往也在内心经历挣扎:“他们已经那么难过了,我要不要去和他们交流,提器官捐献这件事呢?“我们的传统观念中,器官捐献是不被理解的,一些不理解的患者家属在我们第一次和他们交流的时候,都会破口大骂‘人都死了,你们还要摘他的器官,你安的是什么心啊!’一些家属甚至会推搡打骂器官捐献协调员。”王树楼说。不被家属理解,心理压力大是器官捐献协调员永远都要面对的坎,王树楼继续说“既然选择了这一份职业,就不会后悔,再艰难也要一往无前的走下去。当医生治病救人,也会有无力回天的时候,面对着逝去的生命,也只有这一份职业可以让另一个生命延续下去,给人以希望。”从年至今,王树楼共调节成功5例器官捐献者,器官均在吉大一院器官移植中心摘取并成功移植,使得鲜活的生命得以延续。
深爱无痕梦在远方
在众多身份和荣誉面前,王树楼没有止步,为医院里没有整形美容项目的空白,他又开始了新的追求。王树楼从小的理想就是做一名大夫,对治病救人、祛除病痛有着神圣而美好的向往。他年大学毕业,辗转创伤外科、普外科、胸脑泌尿外科、急诊外科等科室后,最终定位整形美容烧伤外科领域。
由于此前医院没有这类专科科室,年9月10日开始,受院党委指派,王树楼负责组建整形美容烧伤外科,所以对他来讲一切都是从零开始,从签收文件,到人员的选拔和培训再到科室的布局和未来的发展规划,他都亲力亲为,亲自把关,做事严谨和细心是他一贯的工作作风。在新科室的筹备阶段,也得到了院领导和各科室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