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是骨的连续性或完整性经外力后致使部分或完全遭到破坏。它是运动、战争、施工中常见的、较为严重的突发损伤之一。在户外活动时,一旦从高空坠落或者被高空坠落的石块砸伤,有可能全身的骨骼都会发生或轻或重的骨折。
骨折除骨头本身折断之外,还会连带周圈的肌肉,血管,神经等组织的损伤。如果现场处理不及时或者方法不当,不仅增加伤者的痛苦。还有可能增加残疾或死亡的风险。户外运动者如果具备识别、处理骨折的常识和技能的话,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同伴都是非常有益的。
如何判断发生骨折
当人体受到外界冲击力的打击、摔伤等意外发生后,我们怎样判断是否发生骨折呢?
外伤后,如果伤者表现局部疼痛、活动受限,但将伤处固定并使之制动后或安静时疼痛减轻;检查时发现伤处局部肿胀、畸形甚至缩短、成角或旋转;轻轻挤压伤处或检查时,出现骨擦音,以上情况都应怀疑发生骨折。
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每一种骨折在检查时都可听到骨擦音,检查骨擦音可能造成进一步的损伤和疼痛,所以非专业人员最好不要做。另外,骨折后最常见的就是骨折处功能障碍:比如腕关节处骨折用伤侧手指夹起一片纸都难以做到,大小腿骨折后无法正常站立,更难以行走等,若有以上症状即可判断为骨折。对于畸形不明显的损伤,现场难以与扭伤等损伤区别时,最好将其当成骨折来处理,以免因判断错误、处理错误带来再度损伤。
户外急救“三不”原则
不冲洗。冲洗易将污染物带入身体深部甚至骨髓,造成伤口感染,引发骨髓炎。骨折也会出血,冲洗开放性骨折时可能将已经产生的血痂冲开,导致再次出血而难以止血。
不复位。盲目复位极易造成二次损伤,或污染的骨折端回缩造成深部感染。
不上药。以免增加处理难度。
户外急救注意事项
发现或可疑骨折,现场人员首先要使伤者部位制动!用制式夹板或就地取材如木棍、竹片、树枝、手杖、报纸等做成的夹板进行骨折固定。如果这些条件均不具备,伤者自身身体也是良好的夹板。固定的目的是避免骨折处再次受损,减轻疼痛,减少出血,易于搬运。
上夹板前,凡是和身体接触的地方要用棉花或类似软物垫好,避免进一步压迫和摩擦损伤。骨的凹凸处、四肢躯干的凹凸处、因骨折造成的畸形处等,一定要加够厚的棉织品软垫才能避免再度损伤。
骨折固定绑扎时应将骨折处上下两个关节同时固定,才能限制骨折处的进一步活动。所以,夹板长度要超过骨折处上下两个关节,只有大腿骨折时夹板的长度是从腋下至足跟,因为大腿肌肉丰厚,仅仅固定髋及膝关节,难以固定牢固。
骨折固定绑扎的顺序是应先固定骨折的近心端,再固定骨折的远心端,然后依次由上到下固定各关节处。下肢骨折和脊柱骨折要将两脚靠在一起,中间加厚垫,用“8”字包扎方法固定。绑扎松紧度以绑扎的带子上下能活动一厘米(或插入一个手指)为宜。四肢固定要露出指(趾)尖,以便随时观察末梢血液循环状况。如果指(趾)尖苍白、发凉、发麻或发紫,说明固定太紧影响到血液循环,要及时松开重新调整固定压力,避免组织坏死等情况的发生。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作为参考,不针对任何患者或病情,也不作为任何具体的诊断意见和结果判断。
觉得有用?欢迎转发让更多朋友受益↗↗↗(点击左下方“阅读全文”,可了解更多信息)
关节软骨的冷知识:看完这篇你还不拿它当回事?
年纪轻轻一把老腰?都是这些动作害的!
"椎间盘突出"后能自行被吸收吗?
脊椎错位与高血压、心悸竟有如此紧密关系!
老司机们注意了:“颈椎”有话要对你们说!
走路若出现这些问题,会提示是何种疾病在捣乱?
这几个姿势你会感觉很爽,但其实很受伤!
腰椎间盘突出要不要买"负跟鞋"穿?倒走到底好不好?
缓解腰痛运动大测评:受腰痛折磨的朋友看过来
骨折后这件事一定不要做:风险太高!
四肢骨折治疗后:如何判定已经临床愈合和骨性愈合?
腰肌劳损那些事一篇值得好好收藏的科普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