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分型是丹麦学者Lauge-Hansen于年首先提出,主要基于两个因素,一个是受伤时足的位置,另一个是引起损伤的暴力方向。足的位置决定了哪些结构是紧张的,因此该结构在遭受暴力时可能发生损伤。
自Lauge-Hansen分型尤其对于指导急诊复位、预判踝关节骨折严重程度、下胫腓联合、三角韧带等的损伤仍有一定价值。
02Lauge-Hansen分型的基本概念描述踝部运动的轴和平面:
踝关节(胫距关节)旋转轴线
内踝、外踝尖的连线,此连线与胫骨远端关节面连线的垂在踝内侧形成的角称之为胫距角,正常为83±4°,而在水平面上则有20-30°外旋、冠状面上有约8°的内翻。因此,踝关节背伸时,胫骨内旋或者说踝关节相对于胫骨是外旋的。
a,极度旋前背屈位;
b,极度旋前跖屈位;
a,极度旋后背屈位;
b,极度旋后跖屈位。
足旋前pronation:当踝关节背伸时,距下关节外翻、前足外旋,足外侧缘抬高内侧缘降低,足尖朝外称为旋前;发生部位主要在跗跖关节。
助记:踩足球位。约20%踝部骨折是足处于旋前位置,此时内侧极度紧张。
足旋后supination:当踝关节跖屈时,距下关节内翻、前足内旋,足内侧缘抬高外侧缘降低,足尖朝内称为足的旋后;发生部位主要在跗跖关节。
助记:踢足球位,约80%的踝关节骨折是足在旋后位受伤。
内收-外展:
这里所说的内收外展,是指暴力的方向。而暴力的方向都是针对距骨而言的。距骨从前向后的长度较长,主轴线呈前后方向。内收外展暴力导致距骨围绕自身轴线出现旋转。
内收:脚掌朝向内侧,距骨上关节面转向外,下关节面转向内。
外展:脚掌朝向外侧,距骨上关节面转向内,下关节面转向外。
内旋-外旋:
内旋外旋同样也是暴力的方向。以垂直方向(胫骨)为轴,距骨在水平面上旋转,距骨头向内称为内旋,距骨头向外称为外旋。
03分型描述旋后-外旋
旋后-内收
旋前-外展
旋前-外旋型
1.旋后-外旋
足处于旋后位,距骨在踝穴内受到外旋应力或足部固定而小腿内旋距骨受到相对外旋的应力,距骨在踝穴内以内侧为轴向外后方旋转,迫使外踝向后移位。
I度下胫腓联合前韧带损伤
II度腓骨远端斜形或螺旋形骨折
III度后踝撕脱或者下胫腓联合后韧带损伤
IV度内踝骨折或三角韧带损伤
骨折特点:腓骨骨折位于下胫腓联合水平,侧位片多表现为由前下至后上的短斜形骨折线。
2.旋后-内收
足处于旋后位,距骨在踝穴内受到内收应力,踝关节外侧结构受到牵拉,内踝受到距骨的挤压应力所致。
I度腓骨远端横行骨折
II度内踝骨折
骨折特点
(1)内踝骨折线基本垂直于踝关节
(2)腓骨骨折位于下胫腓联合水平以下
3.旋前-外旋型
足处于旋前位,距骨受到外旋应力,以外侧为轴向前外方旋转,踝关节内侧结构受到牵拉破坏。
I度内踝骨折或三角韧带损伤(断裂)
II度下胫腓联合前韧带损伤(断裂或撕脱骨折)
III度腓骨斜形或螺旋形骨折
IV度后踝撕脱或者下胫腓联合后韧带损伤
骨折特点
(1)内踝骨折位于踝关节水平
(2)腓骨骨折较高、位于下胫腓联合水平以上,侧位片多表现为由后下至前上的短斜形骨折。
4.旋前-外展
足旋前位,距骨受到强力外展或外翻应力,踝关节内侧结构受到强力牵拉,外踝受到挤压应力。
I度内踝骨折或三角韧带损伤(断裂)
II度下胫腓联合前韧带损伤(断裂或撕脱骨折)
III度踝关节水平上的腓骨横形或粉碎骨折
骨折特点:腓骨骨折多存在蝶形骨折块
04如何快速进行Lauge-Hansen分型Lauge-Hansen分型貌似很难记忆,其实我们只要对足部的各项运动有了正确的理解,掌握各型骨折的特点,也并不困难。其要点在于在X线平片上,腓骨主要分类型,内踝、后踝损伤主要区别分度。
首先看腓骨骨折的位置和形态特点,如果腓骨骨折线位于踝关节上6-10cm,基本可判断为旋前-外旋型骨折或者旋前-外展型骨折,此时如果骨折线为后下至前上的斜型骨折,多为旋前-外旋型、如果此时骨折粉碎、尤其是出现蝶形骨块,则多为旋前-外展型骨折;
如果位于下胫腓联合水平,则考虑为旋后-外旋或旋前-外展型骨折,如果此时侧位片骨折线由前下至后上,则基本可判断为旋后-外旋型骨折。如果内踝表现为明显的垂直骨折线,则多归于旋后内收型骨折。
其次,看内踝、后踝的情况,如果为旋前型损伤,出现腓骨远端骨折的基本为III度以上,出现后踝骨折的为旋前外旋IV度。如果为旋后型损伤,出现后踝骨折的,应为旋后外旋III度以上类型。
来源:骨今中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放射侠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