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概述
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发生部分或完全中断即为骨折。骨折的病因
骨折成因定义常见病直接暴力外力作用部位发生骨折压轧、撞击等引起的骨折间接暴力着力点以外的部位发生骨折高处下坠足部着地引起脊椎骨折肌肉牵拉肌肉猛烈收缩拉断其附着部位的骨折投掷用力不当致肱骨结节撕脱骨折疲劳性骨折骨质持续受到轻度劳损引起的骨折长途行军致第2、3跖骨骨折病理性骨折骨骼疾病所致,受到轻微外力即发生骨折骨肿瘤、骨结核骨折的分类及依据
分类依据骨折分类定义与外界是否交通闭合性骨折断面与外界空气无直接接触或间接性贯通开放性骨折部位直接或间接与外界相通程度及形态不完全骨质连续性部分中断,如青枝骨折、裂缝骨折完全性骨质连续性完全中断,横形骨折、斜形骨折稳定性稳定性复位后在适当外固定下不易再移位的骨折,如嵌插骨折不稳定性复位后易于移位的骨折,如斜形骨折全身表现:①休克;②发热:大量出血吸收后可引起低热;继发感染时可有发热。局部表现:①一般表现:疼痛和压痛、肿胀及瘀斑、功能障碍等;②骨折的专用体征:畸形、假关节活动、骨擦音(感)。X线摄片可明确有无骨折,并了解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早期并发症晚期并发症并发症特点并发症特点休克股骨干、骨盆骨折可引起关节僵硬关节囊等周围软组织挛缩血管损伤肱骨髁上骨折损伤肱动脉骨化性肌炎关节脱位或关节附近骨折神经损伤肱骨干骨折致桡神经损伤内脏损伤骨盆骨折致膀胱损伤畸形愈合复位不好或固定不牢骨筋膜室综合征常见于前臂掌侧和小腿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内的骨折脂肪栓塞综合征可引起肺、脑栓塞缺血性骨坏死股骨颈骨折的股骨头缺血坏死缺血性肌挛缩前壁掌侧“爪形手”畸形1.过程:①血肿机化期;②原始骨痂形成期;③骨痂改造塑形期。2.影响因素:要有足够的接触面、牢固的固定和充分的血供。1.复位:是骨折治疗的首要步骤,急救现场不可复位。2.固定(1)外固定:①小夹板固定;②石膏绷带固定。(2)持续性牵引:分为皮肤牵引和骨牵引。(3)内固定:复位准确且固定牢靠但具有创伤。3.功能锻炼:骨折复位与固定后,应指导病人动静结合,主、被动结合,循序渐进地进行功能锻炼。骨折早期(伤后1~2周内)以患肢肌肉的舒缩活动为主;骨折中期(受伤3~6周)以骨折处远、近侧关节活动为主;骨折后期(受伤6~8周后)应做以重点关节为主的全面功能锻炼。1.疼痛护理
抬高患肢;早期冷敷以减轻水肿,后期热敷以促进血液循环;必要时给止痛药。2.石膏绷带包扎
①自肢体近端向远端包缠;②松紧合适;③固定四肢时应露出指(趾)端,以便观察和功能锻炼;④石膏绷带做成后,注明包扎日期,在伤口部位开窗;⑤石膏干固前用软枕垫好,禁止搬动和压迫。3.并发症
①压疮:包扎前加好衬垫,松紧适宜;②失用性骨质疏松和关节僵硬;③化脓性皮炎;④骨筋膜室综合征:一种是筋膜内肿胀、出血,压力增高,常见于前臂或小腿骨折;另一种是包扎过紧,尤其是石膏包扎。4.牵引病人的护理
(1)设置对抗牵引:下肢牵引时抬高床尾、颅骨牵引时应抬高床头15-30cm。(2)保持有效牵引:牵引绳不应脱离滑轮的滑槽;牵引重量不能触地或中途受阻;牵引肢体远端亦不能抵住床栏或枕被。(3)骨牵引针孔的处理:每日针孔处滴70%乙醇1~2次;避免钢针左右移动;针孔局部血痂不要随意清除。青椒狐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