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脑勺
后脑勺里面有重要的中枢脑干系统,控制心跳、呼吸、体温等重要生理功能,可以说是维持人体生命各项机能正常运行的基础。同时后脑勺的颅骨组织很薄弱,如遭重创,会引发颅内血肿致命。
防护措施:
如果后脑勺不小心受到撞击,就算没有头外伤,也不能掉以轻心,医院做个头部CT检查,排除是否有颅内出血的症状产生。
后脑勺痛的原因1、枕神经痛
头痛主要位于枕部及颈部。为发作性或持续性,枕后风池穴可有局部压痛。枕神经痛可继发于颈椎疾病等;
2、颈椎病头痛
头痛部位最常见于颈后及枕部。是由于增殖性颈椎炎或骨刺压迫、刺激颈神经根引起的,颈椎片可有骨质增生。
3、肌收缩性头痛
也称紧张性头痛,或神经性头痛,呈间断发作,或持续性头痛,常由工作紧张、疲劳、书写、阅读、电脑工作姿势不正等因素,引起头部或颈部肌肉持续收缩,而产生头痛,枕部疼痛也是颈后部肌肉痉挛的结果。
建议做一下脑部与颈椎的有关检查,如颈椎片、CT等,以除外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头痛。明确病因后,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后脑勺痛的治疗方法
1、针灸按摩理疗。
2、放松心情,保证良好的睡眠。加强体育锻炼,慢跑,打太极拳等。
3、在当地医生的指导下,朱砂安神丸,镇脑宁胶囊,正天丸口服。
4、必要时,医院神经内科检查,做神经阻滞治疗,或穴位封闭。
太阳穴
太阳穴是颅骨最薄弱的部分,骨板厚度最薄处仅为1~2毫米,且太阳穴下方有大脑中动脉。如果遭受暴力打击,易造成血管破裂大出血,引发颅内血肿,使人陷入昏迷。
防护措施:
在踩踏事件或地震发生时,首先保护头颈部,用一只手捂住太阳穴,另一只手从后方护住颈椎,两个手肘向前夹紧护住面部,同时弯曲身体为“婴儿状”,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脸上三角区
面部“危险三角区”,位于鼻根及两侧口角之间的三角形区域,简单来看,就是面部两条法令纹与嘴唇形成的三角形部分。
这部分之所以危险,是因为这个区域内的血液供应特别丰富,而且与脑部直接沟通。当面部发生炎症,尤其是在这三角区域内有感染时,轻者会引起局部面部脓肿,重者易在面部静脉内形成血栓,影响正常的静脉血回流,将面脑部炎症传播到颅内,引起严重并发症,甚至全身大面积感染,最重的还可能会出现毒血症、败血症,甚至危及生命。
防护措施:
一旦面部三角区内长了痘痘或者脓包,千万不要用手挤、用针挑、用指甲抓,一般的痘痘都会有个周期性,会自行消退,但如果弄破了,细菌进入就容易感染。
肠胃问题导致的长痘
如果经常吃一些热性食物,胃肠道中就容易积有热邪,热邪犯胃,致使热邪内结,表现出口渴、大便秘结等症,当胃热上蒸于颜面时便出现长痘痘的现象。因肠胃问题引起的痘痘应注重护肠养胃。
对策:
1、对于肠胃不好的人,每天晨起即喝杯淡盐水,降火益肾、保持大便通畅、改善肠胃的消化吸收功能。
2、早餐喝杯牛奶,促使大肠菌产生乳酸,促进肠蠕动,加速排便。没有宿便,毒素减少,痘痘也就减少了。
劲动脉窦
颈部外侧的中部,颈动脉搏动最明显的地方,有个叫做颈动脉窦的部分。颈动脉窦内有特殊的感觉神经末梢,它好像灵敏的“按钮”或“开关”一样,可以调控血压和心率。
如外力压迫颈部,就会出现发射性的血压下降、昏倒等,这是暂时性脑缺血、脑缺氧所引起的短暂意识丧失。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者会更敏感,稍微受压就会出现头晕或晕厥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致命。
防护措施:
注意保护自己脖子两侧的颈动脉窦,打闹时也不要同时掐住脖子两侧。
脾脏
正常脾的质地相当于豆腐,比肝脏更加脆弱,是一个很容易破裂的腹腔器官!脾位于身体左侧肋骨下方,是腹部内脏中最容易受损伤的器官,发生率几乎占各种腹部损伤的20%~40%,摔跤、打闹中腰部不慎撞到桌角而使脾脏破裂的患者屡见不鲜。
出血量大而快的话,很容易出现失血性休克,伤情危急;出血量少而慢的话,则不容易发现及时就诊,时间一长,情况也危急。
防护措施:
急性脾破裂患者短时间内出现大汗、口渴、腹痛、心慌、呼吸急促、四肢湿冷等症状,很容易发现,但迟发性脾破裂往往因为病人的忽视而遗漏,受伤时可能会有疼痛,但过后腹痛即明显缓解甚至消失。建议如果有受外伤,不管是否有腹痛的症状,医院就诊。
鼻骨
鼻子是面部最突出的部位,也很容易受外力所伤。鼻部骨片菲薄细小,主要构成鼻骨骨架的是软骨,弹性大,很容易折伤。统计显示,鼻骨骨折是耳鼻喉科常见的外伤,约占耳鼻喉科外伤疾病的50%。
鼻骨骨折会影响面部的外形及鼻腔的通气功能。严重者还会合并有鼻中隔骨折、软骨脱位、上颌骨额突等外伤。
防护措施:
要尽量避免鼻子受到外力的击打。鼻外伤后,医院就诊,通过检查来判定鼻骨骨折的程度。
编辑:7遍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