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丁韧审稿:彭志亮
(百佳预备队)
嘀铃铃……
刚拿起电话,就传来新生儿病房美女医生清脆又急促的声音:
老师您好!我科收治了几例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患者,医院感染吗?是我们科上报吗?医院感染暴发呀?如果不算那要如何鉴别呢?
美女,请不要着急哦!
有关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问题
让我们为您一一解答
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简介在《实用新生儿科学》第四版中,新生儿吸入性肺炎又叫吸入综合征,是指新生儿吸入胎粪、大量羊水、血液或吸入奶液等引起的呼吸系统病理改变。
根据吸入发生的时间又分为产前、产时或产后吸入。具体有以下几种:
羊水吸入性肺炎(非胎粪污染):
胎儿在宫内或娩出时吸入羊水致肺部发生炎症,称羊水吸入性肺炎。多见于剖宫产的新生儿,其口腔未经产道的挤压,呼吸道的羊水含量较自然分娩的多,如果清理呼吸道不彻底,新生儿较早地呼吸,发生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机会增多[1]。
一般有宫内窒息或产时窒息史,娩出时由胎儿口、咽或气道吸出较多羊水,较早出现气急、鼻煽、口唇青紫,吸气性凹陷和口吐白沫。[2]
胎粪吸入综合征:
是指胎儿在宫内或产时吸入混有胎粪的羊水,导致呼吸道和肺泡机械阻塞和化学性炎症,出生后出现以呼吸窘迫为主,同时伴有其他脏器受损的一组综合征,多见于足月儿和过期产儿。分娩时可见羊水混胎粪,患儿皮肤、口鼻、气管内吸引物中可见胎粪。[3]
乳汁吸入性肺炎:
出生后因喂养不当、吞咽功能不全、吃奶后呕吐、唇裂、腭裂引起吸入而致肺炎,称乳汁吸入性肺炎。一般表现为喂奶后或呕吐后呛咳不止,或突然出现烦躁不安、呼吸困难,气管中可吸出乳汁,双肺闻及湿鸣或喘鸣。[4]
血液吸入性肺炎:
其血源多来自母亲,由于在胎儿期血液较难进入呼吸道引起严重的呼吸困难,故该病临床少见;当血性羊水伴有感染时,患儿可因吸入污染羊水而发生感染性肺炎。
炎症=感染吗?炎症(inflammation):
是机体对于刺激的一种防御反应,病理变化通常概括为局部组织的变质、渗出和增生。可以是感染引起的感染性炎症,也可以是其他因素引起的非感染性炎症。
任何能够引起组织损伤的因素都可成为炎症的原因,即致炎因子(inflammatoryagent)。可归纳为生物性因子和非生物性因子(物理性、化学性、异物、坏死组织、变态反应)。其中由生物病原体(细菌、病毒、支原体、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的炎症又称感染(infection)。
关于新生儿肺炎,医院感染单纯新生儿羊水或奶水吸入引起的肺炎,仅表现为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多在6-8小时候症状缓解者,不属于院内感染。
如母孕期受到病毒、细菌、原虫等病原体感染,羊膜早破24小时以上或绒毛膜羊膜炎污染羊水导致吸入性肺炎不属于院内感染。
孕母阴道中的细菌(如大肠埃希菌、克雷伯杆菌、李斯特菌等)和真菌、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等上行感染羊膜,胎儿吸入污染的羊水而产生肺炎,不属于院内感染。
孕母在妊娠后期受到病毒、原虫、支原体以及梅毒螺旋体等感染,本人可无症状,但病原体可通过胎盘屏障,经血行传播给胎儿,引起肺部感染,不属于院内感染。
关于新生儿肺炎,下列情况属于院内感染新生儿吸入羊水、奶水、胎粪或血液引起的肺炎,持续加重继发感染者,属院内感染。
若为急产、窒息、助产士未及时清理呼吸道前以物理、化学方法刺激呼吸所致的吸入性肺炎继发感染者属院内感染。
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吸入孕母阴道内被病原体污染的分泌物而发生的肺炎属于院内感染。
分娩过程中因断脐不洁发生感染,通过血行传播至肺部属于院内感染。
新生儿在母婴同室内或在新生儿室住院期间通过接触传播、血行传播或医源性传播等途径感染的肺炎属于院内感染。
经过如此一番解释,美女医生和各位看官是否明白了呢?
讨论医院感染控制论坛(SIFIC)上,关于新生儿肺炎的讨论帖子很多,内容也很丰富:
比如关于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明确院内感染后该由哪个科室上报?
外院出生的新生儿发生的吸入性肺炎是否该报院内感染?等等。
在此,笔者总结了众多会员讨论的部分内容,希望为感控同仁们带来帮助。
同时,在临床上,吸入后的物理、化学性刺激造成的炎症反应,很难与病原微生物导致的肺炎进行鉴别,而且“吸入综合征”非常容易继发病原微生物的入侵导致感染,而新生儿取痰标本很难(有些甚至无痰),因此临床上要结合各项检查指标,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判断是否为感染。很难用一个简单的标准来衡量,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建议在日常工作中与新生儿科、妇产科医生共同探讨,尊重临床医生的诊断,通过多学科合作,共同做好新生儿感染的防控工作。
参考文献:陈世霞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护理及预防中国保健营养年09月第10期
《儿科学》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新生儿科学》第四版
陈妍朱建幸95例新生儿羊水吸入综合征的临床分析中国当代儿科杂志年第3卷第6期
蒲铁荣足月新生儿乳汁吸入性肺炎10例现代医药卫生年第19卷第2期
徐秀华等,《医院感染学》年版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年版
徐秀华教授课件《医院感染诊断与鉴别诊断》
SIFIC论坛中各位老师的精华帖与讨论帖
[本文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告知]
图文编辑:何磊
审稿:高晓东马嘉睿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