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C
《中国医疗美容》作者俱乐部
“医疗美容专家风采”栏目公告
“中青年医师风采”栏目公告
编者按
面中部粉碎性骨折属于非常复杂的面中份骨折,于颅底关系紧密,骨缝众多,具有特殊性,治疗难度大,往往合并带来多种多样的并发症。
3D打印技术运用到颌面部面中部粉碎性骨折中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把3D打印技术(虚拟复位、预成型技术、计算机系统验证匹配程度等技术)应用到面中部粉碎性骨折整复中,探讨其优势并评价其精准性。
年第10卷第8期
DOI:10./j.issn.-..8.
欢迎订阅《中国医疗美容》期刊
临床资料
选择年1月至年12月我院收治的面中份粉碎性骨折患者17例。
术前临床检查面部外形改善情况(是否存在面形不对称、面中部塌陷程度)、是否存在复视及眶下区麻木情况、溢脓情况、泪道是否狭窄情况等。
临床方法
打印模型A
头面部骨折模型A,分析A模型的一般情况(骨折部位、骨折类型、周围组织情况等),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病情时使用A模型。
虚拟复位并打印模型B
参照正常人颌面部骨性标志,在计算机虚拟状态下,对A模型进行虚拟复位。打印虚拟复位后的1:1头面部骨折模型B。其中涉及到眼眶、鼻骨骨折等对称性解剖组,采用镜像反求技术将健侧数据反求到患侧。进行虚拟复位,部分骨折病例为双侧发生,无法使用镜像技术,则将虚拟复位参数参照正常人类解剖标志参数。
钛板塑形
术前主刀医师再次在B模型上进行演练,并将B模型作为术后拟达到的程度和病患进行详细沟通。将B模型及钛板钛钉消毒后备用。内固定钛板及钛钉为纳通生产。
指导手术
术中将骨折断端充分暴露并松解,保护周围重要血管、神经、松解嵌塞的肌肉及周围软组织,将预弯的钛板钛钉从B模型上取出,参照B模型的复位程度,将实际骨折断端进行复位,将预弯的钛板钛钉植入术区。观察实际复位情况与术前虚拟复位的匹配程度,并测量变形量。部分病例进行适当的微调,最后行坚固内固定。术后2-3天复查上下颌骨三维CT。观察复位情况,并对相关并发症进行对症及支持治疗。
(更多内容请阅读原文)
临床结果
患者术前术后眼球突度差均值比较,术后眼球突度差得到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术后5d,10d,30d患者睑裂对称指数均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术后5d,10d,30d患者睑裂对称指数均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分别将患者术前、术后5天、术后10天、术后30天VAS自评分进行两两比较;术后5天、10天、30天患者满意度逐渐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0天与术后30天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更多内容请阅读原文)
讨论
本研究一大亮点为手术前的虚拟复位、钛板预弯、术中导航、术后匹配验证,3D打印机打印出实体模型后,主刀医师可以直观的了解患者骨折的部位和数量、明确骨折断端移位的距离及方向。并在打印的模型上提前预演手术,通过虚拟复位,可以采取多种不同的手术方案、对实际手术起到指导性的作用[6]。同时模拟手术将钛板预成型,术中主刀医师无需重新进行弯制,极大压缩了手术时间。本研究所有病例,在术前预成型的钛板植入后,发现与骨面贴合,仅有2例病例行局部微调,较传统手术方式的调整幅度均有减小。术中导航系统的辅助,更增加了手术的精准性。
将3D打印技术运用到鼻眶筛粉碎性骨折整复时,我们也发现一些问题:
(1)首先,本研究中使用的虚拟复位技术,完全凭借手术医师个人意愿,可能会忽略个体差异;
(2)鼻骨由周围多处骨质拼接组,向内通向诸多窦腔。骨质在遭受外力打击后会有各种各样的移位方式,难保证具有一致性及对称性;
(3)如果临床医师追求完美的解剖复位,过分的强调复位或者完全恢复到创伤前的面容,效果往往适得其反,增加了手术难度;
(4)在进行术中导航时,会有更大的变形量影响手术实施,增加手术风险及并发症。
作者简介
胡旻,曹璐璐,李忠
马猛,艾克拜尔·塔吉
(新疆医院)
《中国医疗美容》月刊
为方便广大作者投稿
特此发布年9月-12月的刊期安排:
年第9期截稿时间9月25日
年第10期截稿时间10月30日
年第11期截稿时间11月20日
年第12期截稿时间12月25日
请作者根据刊期安排合理选择投稿时间
CN11-/RISSN-
知网万方收录
国家新闻出版署首批认定的学术期刊卫健委主管中整协主办国家级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
投稿电话-网络投稿:zgylmr.org.cn
/
欢迎各位专家学者踊跃投稿
《中国整形与重建外科(英文)》、《ChineseJournalofPlasticandReconstructiveSurgery》(简称“CJPRS”)是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医医院编辑的中国大陆地区正式出版的唯一整形重建外科领域英文学术期刊。
刊载整形与重建外科新成果、新方法、新技术,促进学术交流和技术推广,提高我国在整形与重建外科的临床技术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中国医疗美容》
《CJPRS》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主办
《中国医疗美容》邮箱:ylmr
vip..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