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耳屎能掏吗?
掏,怕造成耳膜损伤
不掏,宝宝耳朵里好大一块耳屎也很脏
而且还怕堵塞耳朵
很多家长朋友都经历过发现小孩耳朵里面有黄色或褐色的东西,是耳屎么?什么是耳屎?到底如何处理比较恰当呢?
一、什么是耳屎?
耳屎,医学上称为耵聍,是由耳道皮肤腺体自行分泌出来的物质,混合了灰尘、皮屑形成的。耵聍腺集中分布于外耳道外侧1/3段。耳屎分两类,一类干性耵聍,一类湿性耵聍,后者俗称“油耳”。“油耳”和遗传有关,不是一种病。我们黄种人干耳较湿耳多,白种人和黑人则反之。
二、耵聍有什么作用?
黑格尔说,存在即合理。耵聍的存在自然有其价值,主要有三点:
润滑保湿作用。如果没有耳屎,耳道过于干燥,会引起耳痒、皮肤烧灼感。
防止水、异物、飞虫等直接刺激或破坏外耳道壁以及鼓膜。耳屎的黏性可以粘住不慎进入耳道的异物,挡住水滴。
有一定的抗感染作用。尤其是油性耵聍,这也是有的宝宝虽然耳屎不断但是并没有耳部感染流脓的原因。
三、耵聍任其发展会有什么后果?
耵聍腺会源源不断的产生耵聍,耳道同时也有自排自洁功能,大部分人耵聍是可以自行排出的,咀嚼动作也会促进耳屎的外排。如果耵聍产生的速度大于排出的速度堵住了耳道,时间长了,堵实了,就称之“耵聍栓塞”。
耳屎堵满了耳道后可能的症状包括:耳闷胀、耳痛、听力下降。耵聍完全栓塞之后听力的损失大约为5-10%。无论上面提到的干性或者湿性耵聍,除非有症状,否则无需处理。医院处理的情况可能就是耵聍栓塞了。
四、耵聍到底要不要处理?
原则上,如果不产生症状,就无需处理。因为耳道有自洁功能,可将部分耵聍自行排出;反复掏耳朵还会破坏耳道皮肤自然屏障,导致外耳道炎甚至会引起耳道湿疹;小宝宝们取耵聍时往往不太配合,家长或医生强行用镊子或耳勺取还可能误伤耳道黏膜和鼓膜,造成感染和鼓膜穿孔,得不偿失。
所以,我们反复强调,小宝宝的耵聍,如果没有症状,就当它不存在!!!
五、耵聍栓塞到底如何处理?
如果需要行耳镜检查鼓膜但耵聍堵塞部分耳道时,可视患儿的配合程度予以门诊夹取。如果患儿不配合或耵聍栓塞无法夹出者,则需要先使用医用耳液滴耳软化耵聍3-5天(每天3-4次,每次15-30分钟)。随后门诊复诊,可使用温生理盐水予以耳道冲洗或者耳内窥镜直视下用吸引器吸出耵聍。
对于小孩,我们还是建议在耳内窥镜下吸出耵聍,这样更安全,可降低鼓膜穿孔等风险。
取完耵聍之后建议用氧氟沙星滴耳液可再滴3天以控制外耳道炎症,降低复发几率;
取出耵聍后一周耳道不能进水。
总而言之,没有症状的耵聍是不用处理的,如果真的有了以上提到的不适症状,医院挂一个耳鼻喉科的号,请医生帮你啊!
-耳鼻咽喉科医师简介-
罗恒,女,执业医师、全科医师。毕业于西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成都市郫都区耳鼻喉科质控组成员,医院耳鼻喉科进修学习一年,擅长耳鼻喉头颈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治,熟练处置鼻出血、鼻骨骨折、耳鼻喉科的脓肿切开引流、囊肿摘除及异物取出。开展头面部外伤和颌面部包块的美容手术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