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关,耳鼻喉科医生战斗的号角又开始打响,无论是门诊还是急诊,鼻出血病人暴增,小编在这里告诉大家有用的一招,以免鼻出血失血过多,给机体带来严重损伤。
鼻出血又称鼻衄,多因鼻腔病变引起,也可由全身疾病所引起,偶有因鼻腔邻近病变出血经鼻腔流出者。鼻出血多为单侧,亦可为双侧,可间歇反复出血,亦可持续出血,出血量多少不一,轻者仅鼻涕中带血,重者可引起失血性休克,反复出血可导致贫血,多数出血可自止。
常见病因鼻局部因素
1、外伤:鼻骨、鼻中隔、鼻窦壁骨折损伤鼻粘膜、血管发生鼻出血。
2、炎症:各种鼻腔粘膜感染性炎症造成鼻腔粘膜出血,如急性鼻炎、干燥性鼻炎、萎缩性鼻炎;其中鼻炎也是引起儿童最常见鼻出血原因之一。因为鼻痒会引起小朋友用手扣鼻子,打喷嚏会让小朋友鼻腔压力陡然增高,长期鼻涕可使鼻腔粘膜长期炎症刺激,粘膜血管易扩张这些因素加起来就容易引起鼻出血。
3、畸形:鼻中隔偏曲的骨嵴或骨棘或鼻中隔偏曲的凸面、鼻中隔糜烂、溃疡或穿孔等均可引起鼻出血。
4、肿瘤:血管瘤、鼻咽纤维血管瘤、黑色素瘤及鼻恶性肿瘤等。
5、其他:如放疗性损伤。
全身性因素
1、急性发热性传染病:如上感、流感、出血热、猩红热、疟疾、麻疹及伤寒等病毒性肝炎等。
2、心血管疾病:为全身因素中最重要的病因,如高血压,血管硬化、心力衰竭,肺源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等。
3、血液病:凝血机制异常的有血友病、纤维蛋白形成异常、大量应用抗凝血药物者(如冠脉放支架患者);血小板数量或质量异常者,如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4、营养不良或维生素缺乏:维生素C、K、P或钙缺乏。
5、全身性疾病:如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慢性肝肾疾病,慢性肝炎引起凝血因子合成不足而诱发出血;慢性肾功衰晚期易致小血管损害出血;儿童风湿热也易引起鼻出血。
6、中毒:磷、汞、砷、苯等损害造血系统引起鼻出血。
7、某些遗传病及内分泌失调:女性青春发育期的月经期鼻出血,绝经期或妊娠期的最后3个月亦可发生鼻出血。
错误止血方法仰着头可以止血
仰着头,无非是血倒流进喉咙,不仅不可以止血,反而可能因为呛入气管而造成误吸,更加危险。因此头稍低,反而可以观察到血流的情况,更加安全。如果有血液流入咽喉,尽可能经口吐出,吞咽可能会导致呕吐。
塞纸巾止血
纸巾的压迫效果非常弱,粗糙的纸巾会反复摩擦创面,加重出血,可以考虑更柔和的医用棉球或者医用明胶海绵,配合捏鼻的方式止血。
正确止血方法1、局部按压止血
鼻出血症状较轻时,保持前倾低头位,用拇指按压出血侧鼻翼,或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双侧鼻翼保持10~15分钟,鼻腔前端的少量出血可达到止血目的。
2、局部冷敷
在局部按压止血的同时,用冷水袋或湿毛巾敷前额和颈部,通过冷刺激使血管收缩,从而减少出血。
3、医院就诊
经过上述简单处理后症状无改善或鼻出血量较大时,医院就诊。
耳鼻喉科正确处理鼻出血流程:第一步:
利用高清的艾克松鼻内窥镜系统检查:明确出血部位,排查是否由鼻中隔偏曲、鼻腔炎症或肿瘤引起的出血。
第二步:
鼻窦CT或MR扫描:可以发现可能引起鼻出血的鼻窦病变。
第三步:
引起鼻出血的全身性疾病筛查:如监测血压、全血细胞分析、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检查。
第四步:
耳鼻喉专科医师会根据精准的鼻腔出血定位情况进行鼻腔微创止血治疗。
预防1、平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要频繁挖鼻,避免用力擤鼻、喷嚏,如鼻腔有分泌物干痂,可用盐水湿化(如生理海水喷雾)后,轻轻取出。
2、天气干燥或者家中空调时,注意保持空气湿化,减少进食过烫、辛辣刺激食物,上呼吸道感染或者急性鼻炎、鼻窦炎期间,避免大力擤鼻、喷嚏,避免飞行、潜水。3、少量的鼻出血是常见的,但如果频繁出血,仍需就诊排除可能的病因。成人反复涕中带血或者回吸带血,需警惕鼻咽癌的可能;青少年男生反复单侧鼻出血需警惕鼻咽纤维血管瘤的可能;如伴有牙龈出血,皮肤淤青、淤血等症状需警惕血液系统疾病。
来源:耳鼻喉科
通讯员:顾宝林
●医务人员半小时破“百元大案”:来医院请看管好随身携带物品●党员干部“接私活”谋利,必须严肃查处!●为什么手术医生很早就出手术室,病人还没出来?●“抖音”宣教、新生儿智慧管理、快速康复……这些特色护理服务展示护理优质成果!●健康提醒丨流感高发季,学校和家长应该怎么做?●名医推荐|神经外科詹仁雅教授名医工作站来院专家:严敏●援医日记丨大德敦化、大爱象医●医院(象山一院医健集团总院)年1月外请专家坐诊安排●家长们注意啦!本周日有小儿“矮小+性早熟”科普讲座!●泌尿外科病房搬迁啦,请帮忙相互转告!●医患联欢?为生命喝彩乳腺MDT团队携手宁波粉蝶家园举行迎新联欢会●“4+7带量采购”患者的福利来喽!●市纪委发出通知不断把作风建设推向纵深确保风清气正度佳节●最多跑一次丨象山的准爸准妈注意了,“出生一件事”掌上多证联办来啦!-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