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禹会区长青乡西朱村村民冯如振通过发信息的方式向我们栏目求助。他是一名聋哑人,在圆通速递蚌埠转运中心当装卸工人。前不久,下夜班的他在公司大院里,骑车撞上了一辆快递车,身体多处受伤。现在,冯如振想知道,自己遇上这样的事情,到底该怎么定性呢?公司需要对他负责吗?
8月29号零点三十分左右,冯如振下班后出门吃了饭,就准备回到公司宿舍休息。由于夜晚视线不好,他骑到公司院子里时,迎面撞上了一辆停在路面的厢式货车。
事故造成冯如振头、嘴、手三处共缝了二十多针,鼻骨骨折需要手术复位,前期治疗花费了两千多元,后续仍需治疗。
事情发生后,冯如振一家找到他工作的单位,想要商量下一步该怎么办。据说公司方面刚开始表示,出于人道主义,由公司领导出元,货车司机出元,给冯如振共计元作为慰问金。但冯家不愿意接受,想要搞清楚权责划分问题。
由于双方没有谈拢,公司方面建议冯如振报警,并通过法律途径维权。采访中,记者来到圆通速递蚌埠转运中心,没有见到相关负责人,但通过电话,联系上了负责处理这件事的工作人员。
一般情况下,遇到冯如振这样的情况,首先会考虑这算不算工伤?对于这个问题,有律师表示,从现有条件来看,并不具备构成工伤的要素。
国梦律师事务所律师宋祖龙:“根据《劳动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的有关规定,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认定工伤主要有以下四个条件:第一必须是上下班前后规定的时间发生交通事故;第二个必须是在上下班必经路线上发生的交通事故;第三个必须是本人没有责任或者不是主要责任;第四个必须是因机动车引起的道路交通事故。”
那么,下班后在公司院里撞上货车,公司方面就一点责任都没有吗?随后,记者陪冯如振一家找到禹会区残联,工作人员帮他联系了法援律师。针对冯家的疑问,这位律师表示,这起意外的权责划分,要根据当时院内货车停放的地点是否规范等情况来判断,建议冯如振先到交警部门报案,等出具责任认定书以后,再由法院律师介入,帮他进行维权。同时,律师建议,冯如振还可以以公司方面造成自己的健康权受到侵害为由,提起诉讼。目前,冯如振一家正在律师的帮助下,积极维权。
记者:竹迪陶蕴伦编辑:孙迪审核:杜春波、李琥本条新闻由蚌埠广播电视台采制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