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俗话说“伤筋动骨天”,在我们的印象中,无论是筋伤还是骨折,都是一件劳心劳力的事儿,但在加拿大却不是这样,本文作者因为妻子需要做骨折手术的原因,有幸见识到了加拿大医生对病患的贴心,他们不仅会鼓励患者多下地行动锻炼肢体,还会主动提供免费的助步车帮助患者们,最最不可思议地是,作者在经历了手术加住院的三天时间后,竟然仅收到了几十元的账单。
“老公,快来救我!我滑倒了,可能骨折了,好痛......”电话中传来了我家领导凄惨的抽泣声。
“你在哪里?”我焦急地喊道。
“我在XXX…”领导断断续续地呻吟着。
“在哪?大声点,我听不清,听不清!”我更加着急了。
“就在XXX!!我常去的超市附近,疼死我了,快一点,快一点!”
“知道了,我很快到!”
慌忙之中,我扔下手中的工作,连身上沾满灰尘的工作服都没来得及换,开上工程车立刻出发了。救命要紧,管不了那么多了。
行驶过程中,我慢慢地定了定神,仔细思量了一下,不对呀!就凭我这紧急救护的门外汉,一没有救护知识,二没有救护器械,怎么去救领导?可别瞎子治成了聋子,把事情越弄越糟,可别乱来......
对!应该打,呼叫救护车。想到这,连忙给领导打电话,没想到领导真不愧是学医出身,困难之中,临危不乱,已经打过求救了。
我慌乱的内心总算平静了许多,只是心中突然想到:据说急救是很贵的,也不知要花多少银子?唉!钱乃身外之物,走一步是一步了。
见到领导时,救护车也刚到达。就见领导可怜地瘫坐在草地上,满眼泪花,正低声呻吟着。领导摔倒的地方正好在路边,一块湿滑的泥泞旁,突然滑倒后,一只脚撞上了坚硬的路沿大理石,这岂有不受伤之理?好端端的大路不走,偏偏走在如此危险之地,真是邪门了,看来也真是命中注定,认命吧!
救护车上一共两名救护员,都是帅小伙,身材魁梧,全副武装,其中一位貌似是同胞,一打听,果不其然,可惜我只会说一点点难懂的粤语,无法和他交流。
救护车无专职司机,救护员兼做司机。两位帅哥果然名不虚实,动作娴熟,一招一式都很专业,一看就是经过专业学习训练过的。
他先给领导进行了简单的救治,尽量减轻领导的伤痛,然后使用担架把领导抬上了救护车,在车上给领导进行了进一步的治疗,使用各种仪器给领导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全部检查结束后,他郑重地告诉我,领导伤得不轻,需要立刻做手术,只是她的血压有些低,可能对手术会有些影响。我趁机观察车内,车内挺宽敞,各种设备器械花花绿绿应有尽有,整个一移动版的ICU(重症加强护理病房)。
最后华人帅哥对我说道:“你太太医院,你可以在那找到她”我粗略估算了一下,全部过程也就二十来分钟。
一切妥当,警灯闪烁,警笛长鸣,救护车一路飞驰,很快消失在喧闹的大街上。我呆呆地忘着远去的救护车,心中窃喜:幸亏我家领导英明,要是仅靠我,还不知会捅下多大的娄子呢!
再次见到领导时,她已换了一身病号服,正平静地躺在急诊手术中心的病床上,一个黑人护士正在床边悉心地照顾她。领导好赖也做了几年护士,这些年都是照顾他人,这回终于轮到自己被照顾一回,也算是风水轮流转,善有善报吧。
我找到这里还真是不容易,医院有五十多年历史了,从外观看并不起眼,谁知进到室内又是另一番景象,大厅内窗明几净,灯光通明,过道像一座座迷宫似的纵横交错,弄的我晕头转向。
不知为何?这里几乎闻不到刺鼻的消毒水味,医护人员穿着也很随便,没有什么统一的制服,更奇怪的是你几乎看不见一位戴口罩的工作人员。曾听妻子说过,如不是特殊情况,出于对病人的尊重,医院里的医护人员很少戴口罩,看来还真是如此。
也许是周末的原因,楼道人很少也很安静,到处挂满了指示牌,用的都是些医学专用词,几乎看不懂。正好遇到一位貌似这里的工作人员,我急忙上前打听。就凭咱那点英文,真是费了老鼻子劲,向工作人员解释了半天,他终于明白了我的意思,微笑指着前方,还不停地比划着:一会儿要左转一会儿要右转,看我一脸茫然的样子,他亲自带我走了一段路,直到确信我完全明白了,他才转身离开,感动的我连声道谢。
医生告诉我,已经给领导办好了住院手续,晚上就要做手术。一处需要上钢板支撑,另一处要用钢钉固定。现在临时打上石膏,把骨折处复位固定住就不会那么痛了,做手术时再拆去旧石膏,手术结束后就可以打新石膏了。
后来我就回家了,一直到了晚饭后终于接到了领导的电话,她说:“我刚刚醒来,手术一切顺利,明天就可以出院了。主刀医生还安慰我:“手术很成功,三个月后你就可以dancing(跳舞)了。”
谢天谢地!今晚我终于可以安稳地睡上一觉。
第二天一大早,医院。见到领导时,领导正在床上休息,床边多了一副拐杖和两个助步车。看见我疑惑的眼神,领导得意地告诉我,她刚刚才在医生的指导下,学会了使用拐杖和助步车,医院的,回家时需要自己买或者租。领导递给我一页纸,上面印满了各家器械专卖店地址,医医院最近的几家店。
有了这些地址,我没费什么劲,很快就置办齐了这两样必需品,拐杖要用的时间长,所以掏钱买下,助步车估计用不了太长时间,就花钱租了一个月。
离家三日,领导现在真是归心似箭,我的内心却忧虑重重:就这么简单吗?不需要结帐吗?这三天住院花了多少钱?救护车也是免费的吗?
一周后,我的问题得到了解答,医院的账单寄到家里,账单里只有救护车的费用,其它全免,共45加币,还不用加税!
本文来源于网络
我们魁北克、安省移民留学交流群
已经陆续先后开启
添加加拿大必读小编个人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