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性肺炎是指经过口鼻咽部的食物、分泌物以及胃、食管的反流物误吸入下呼吸道,进入终末细支气管和肺泡,引发的肺部炎性病变。由于吸入的物质中往往掺杂有各种细菌等病原微生物和一些胃液等化学物质,进入肺内以后很容易就引起肺炎。根据吸入物质的不同,其吸入性肺炎被分为:感染性吸入肺炎和非感染性吸入肺炎。
感染性吸入肺炎主要是吸入物中的细菌等致病微生物引起的肺炎,表现和普通肺炎基本相同,根据吸入物所带细菌不同,治疗上选用药物有所不同。
非感染性吸入肺炎分为化学性吸入性肺炎,阻塞性吸入性肺炎,类脂性肺炎。其中化学性吸入性肺炎多是刺激性的化学物质进入下呼吸道所引起的肺实质炎症。可以表现为咽喉部烧灼感,剧烈咳嗽,呼吸困难,喘息,胸痛等急性症状。阻塞性吸入性肺炎是吸入物阻塞气管,造成局部肺组织不张,排泄不畅,发生的肺实质炎症,起病相对缓慢,有时无痰,后期可有胸痛,X线胸片表现明显。类脂性肺炎是指吸入的某些脂类物质刺激造成的肺部间质的慢性炎症,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咯血,胸痛,发热等。
吸入性肺炎大多是由于咽喉部吞咽反射减弱引起,因此好发于老年人、新生儿、脑血管疾病后遗症患者。曾有一项研究,给健康的老年人晚间,用含有放射物的牙膏刷牙后睡觉,第二日晨起对这些老人拍片,发现大多肺部都有放射物质存在。如下图,随着年龄的增长,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因此,老年人加强吸入性肺炎的预防非常重要。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