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辅助下鼻外形与功能重建术
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李娜教授
李娜教授,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名誉主任,兼任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委员会鼻科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耳鼻咽喉专科分会常务委员等。擅长鼻内镜技术的相关研究;鼻神经外科技术、鼻眼相关疾病及鼻颅底沟通性疾病的治疗、鼻整形;先后开展了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鼻内镜下视神经减压术、鼻内镜辅助下歪鼻畸形及功能整复、颅底肿瘤手术等微创手术。
李娜教授开门见山地就临床上的几例病例对鼻外形与功能重建术进行了精彩的剖析和讲解。
首先,李娜教授向参会同道们展示典型病历,图文并茂,以视频的形式向参会同道们介绍了鼻小柱、鼻前庭联合切口行鼻外形与功能重建术。视频播放同时,对手术过程及术中注意事项做出精彩详尽的讲解,并分享了心得体会。
手术过程大致如下:选择鼻小柱+鼻前庭联合切口,沿大翼软骨膜表面分离骨膜至鼻骨骨膜下端,鼻内镜下可观察到鼻骨骨折线,将移位的鼻骨于直视下复位,在此基础上行鼻中隔矫正术,小心分离碎裂鼻中隔软骨与周围粘连处,尽量避免鼻中隔粘膜破损,取出碎裂软骨。鼻腔通气功能满意后,调整骨椎,鼻腔顶部填塞碘仿纱条,鼻腔前端放置膨胀海绵,缝合骨膜及鼻小柱、鼻前庭切口。
接着,李娜教授向参会同道们介绍了一系列外伤后致鼻外形改变的典型病例,包括陈旧性外伤、复杂性外伤等,通过术前术后鼻外形对比,展示该手术术后鼻外形改善显著。
其中,李娜教授重点谈到曾接诊的一位5岁鼻外伤的小朋友,是目前李娜教授行鼻外形与功能重建术年龄最小的患者。(资料见下图)
该患者鼻部CT示:鼻骨粉碎性,骨折鼻小柱、鼻前庭均有伤口,缝合后拟定鼻部消肿后再行手术治疗。外伤10天后,患者仍未消肿,故直接行鼻外形与功能重建术。术中:从鼻小柱、鼻前庭伤口入路,分离大翼软骨膜至鼻骨骨膜下,鼻内镜下可见碎裂鼻骨,予以直视下对位及复位,清理血凝块。术后患者鼻部肿胀明显减轻,外形满意,鼻腔通气好。
1.手术在内镜直视下操作,暴露好,校正到位,对伴有中鼻甲气化、下鼻甲肥大等结构异常者可同期处理,能有效改善鼻腔通气功能。
2.鼻骨椎的分离尽量在骨膜下进行,对组织的牵拉和损伤小,术后面部肿胀清,恢复快。
3.鼻中隔矫正过程中取下的骨片、软骨片尽可能完整,可用于外鼻塌陷的重建,既可节约成本,又避免了采用人工材料的排异风险。
4.对外伤后鼻中隔偏曲合并外鼻畸形者,应同期手术,最好在1月内手术。
李娜教授为与会同道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视听盛宴,让我们对鼻外形与功能重建术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责编:赵长青索利敏张艳廷
文字:高照慧
图片:孙素芬宋颖慧
排版:王艳杰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