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中,两名男子在一辆奔驰车边前后夹击,殴打一名女子。
拉扯间,灰衣男子抓住女子的头发,上去就扇了一巴掌。
暴力的场面让网友不忍观看,并呼吁警察赶快查明真相。4月25日,辽宁省沈阳市公安局皇姑分局,发布相关警情通报。
通报称,暴力事件是由一场车祸引起的,目前已经完成调解。
经调查,被打女子,事发时驾驶电动车载儿子经过事发地。当时孙某的私家车正停在路边,左后门突然打开,撞倒了电动车。
杨某儿子当即被摔在地上,导致手部挫伤,惹怒了杨某。
杨某起身对车内人员进行谩骂,顿时遭到车上的两名男子围殴。
据悉,坐在车后座下车打人的,是车主孙某的叔叔孙某某。
杨某在冲突中多处损伤,其中右肩有擦伤,鼻骨被打骨折。
事情调查至此,基本已经水落石出,这是一个典型的“开门杀”案例。
在车辆停靠时,不观察侧后方来车贸然开门,从而引发事故。
这种情形被网友称为“开门杀”,是一种危险性极大的坏习惯。
在这起事件中,网上有人除了为女子鸣不平,也有不少质疑声。
“开门杀”事故中,电动车有没有责任?机动车又该负哪些责任?
汽车安全这事儿咨询了几位法律人士,得到了同一个说法。
因开车门引发的类似案件,责任基本上由开车门的机动车一方承担。
当开车门的当事人与驾驶人不是同一人时,则要根据过错程度进行分责。
就驾驶人而言,要看其是否违章停车;有无提醒乘车人员尽到观察义务。
在法院案例中,曾有法官认定,驾驶人和开门人在主观上有共同过失。
“开门杀”的可怕之处在于,其对驾驶员本身,也存在安全隐患。
年,河南安阳一名女司机开门时,被路过公交车活活挤死。
当时,该事件在网上引发诸多讨论,舆论普遍认为,司机本身过错较大。
对司乘人员来说,下车前需观察侧后方来车,并提醒成员开门时,注意后方情况。
这是一个既为他人安全着想,也为自己安全着想的好习惯。
希望大家在开车或乘车时,谨记这一条!
(本文为汽车安全这事儿原创作品,图片来源于网络。转载请注明来源:汽车安全这事儿)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