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粗隆间骨折
常见于老年人中的一种骨折
主要由于老年人骨质疏松受外力所致
常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高龄老人能否进行手术?
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
近日,我院外一科成功救治一例93岁高龄的股骨粗隆骨折的男性患者,因在家不慎摔倒致左髋关节疼痛伴活动受限3天来诊。拍片检查提示左股骨粗隆间骨折,科主任黄继成根据老年患者的特殊情况以及骨折类型,制定了一种由三个部分组成(术前管理、手术管理、康复管理)的对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精准治疗的策略。积极完善术前检查,经麻醉医生会诊,无明确的麻醉和手术禁忌症,遂在椎管内麻醉下行左侧股骨粗隆间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PFNA(ProximalFemoralNailAntirotation),手术过程顺利,让老人重获新生,患者和家属对医护人员的精心救治连声道谢!经过精心调护,目前患者已顺利康复出院。
股骨粗隆间骨折又称为股骨转子间骨折,是指发生于股骨颈基底至股骨小转子水平以上的骨折,多见于一些老年患者。病因主要是由于局部受到巨大的外力而引起的,多发生于老年人滑倒,摔倒,摔倒是导致七八十岁以上老人左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主要原因,因为七八十岁以上老人往往自身身体平衡能力比较差,肌力、关节活动度等都比较差,所以很容易摔倒,就会引发病人出现骨折的情况。另外七八十岁以上老人往往还存在骨质疏松的情况,所以在摔倒的时候很容易发生股骨粗隆间骨折。一旦发生骨折,往往就会引发病人局部存在明显的疼痛,肿胀,局部皮肤会存在有大量的瘀斑,并且活动受限,下肢可能会呈现屈曲,短缩,内收,外展畸形,进行普通X线拍片,局部CT和三维重建CT,就可以明确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诊断。
治疗方法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
1、非手术治疗:如果患病的七八十岁以上老人身体素质非常差,难以耐受手术,通常选择非手术治疗。需要让老人严格卧床或者是进行持续的骨牵引,这期间一定要密切观察老人生命体征变化,积极配合护理,尽量防止并发症的发生。需要应用一些抗凝的药物预防血栓,比如低分子肝素钙等。患病期间需要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钙饮食,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防治卧床并发症;但长期卧床产生相应的并发症,例如骨折不愈合、下肢深静脉血栓、股骨头坏死等,尤其是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还伴有基础疾病,如严重的心肺疾病、肝肾疾病、营养不良、贫血等,这些都会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或生命。
2、手术治疗:对于患病的七八十岁以上老人身体素质可以耐受手术治疗的情况,就需要积极进行手术治疗,如股骨髓内钉固定术、半髋关节置换术等,这样可以让老人早活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术后需要积极的进行局部刀口换药、消毒,预防感染,另外还要应用抗凝药物,比如低分子肝素钙等来预防血栓。
PFNA属于一种新型股骨近端内固定系统,是新改进的PFN(股骨近端髓内钉)系统,一方面继承了原PFN的优点,生物力学特点相同,另一方面在具体设计上有所创新,令固定更有效、操作更简单。
·PFNA·
高龄老人骨折后要手术吗?
答案来了:老年病人由于骨质疏松、行动不便,一次轻微的滑倒就有可能导致股骨颈、胸腰椎的骨折。过去由于医疗器械的缺陷和医疗技术水平相对落后,高龄老人骨科手术多采取卧床休息等保守治疗,若护理不当,极易引起压疮、肺炎、泌尿系统感染、骨折畸形愈合或不愈合、下肢静脉血栓等,病人的生活质量较差,死亡率较高。但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这一观念正在逐步改变。骨科医师建议,一旦发生骨折,医院进行必要的检查。若身体条件允许,尽早行手术治疗,争取早坐起、早下地。
我院外一科对高龄骨折创伤患者具有较好的救治能力,特别是髋部手术已经相对成熟,术后效果理想,在保证手术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减少创伤、减轻痛苦,助力手术患者快速康复,一直是外一科团队努力的方向!
核酸检测、预约挂号、缴费
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