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解读:老人74岁,2个月前因为摔伤导致左侧股骨颈骨折,医院就诊,医生建议手术治疗,家属未同意!理由是我们骨科医生在临床经常听到的一句话:都74了,还能活几年?遭那个罪干什么?作为一个专注于老年骨折治疗的骨科医生,有时候我会感到很痛心,为什么呢?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可谓根深蒂固,它影响着这一辈解放前后出生的人们,影响着70后,甚至影响着80后,更有继续影响90后的趋势:老了,有些疾病的治疗标准就该放低一些,毕竟手术是有风险的啊!比如我们经常会听见家属这样说:都这个岁数了,以后又不干什么活儿,还折腾什么呢?这样的思想,即使是在有一位骨科医生的我们家庭,也同样存在!一年前我的姥姥摔倒了,导致左侧手腕部骨折,医院看,也是想着老了,就这样吧,反正也不会干什么活儿了,于是找了个据说捏骨头十分有经验的“医生”,给“端”了“端”!结果呢,等我再见到姥姥,就是如下的情形!骨折的治疗总体来说分为两个步骤:一是“正”,即是把骨折的骨头重新对合上去,按照现代接骨的理念来讲,叫做对位和对线,对位就是指骨折对合必须达到或超过75%,方能很好的愈合,对线指的是骨折的两端的轴线应该重叠,或者平行,而不能成角度!如下图。第二个步骤是维持,就是通过额外的方法维持骨折的对位和对线,防止再次错位或者成角!常用的方法有夹板固定,石膏固定!如果使用这些外在的固定方法仍然难以维持骨折的良好对位和对线,那就需要使用内固定啦,也就是老百姓通常讲的钢板,医生称之为接骨板!以下就是一枚用于肘部骨折的迷你型微型接骨板!人类聪明的才智,创造出了可以用于身体不同部位的接骨系统,使得现代接骨理念已经发生了质的改变!医生们于是有了更多的武器,可以把一些以前治疗不好,或者治疗效果很差的骨折,治疗的很完美!而且随着治疗理念的不断更新,现如今,医生不仅仅追求功能上的完全康复,还追求骨折治疗过程的缩短,这一点,在老年人骨折,体现的尤为突出!当然,骨折的愈合,符合上面两个要求是不够的,还需要有良好的血液循环,股骨颈骨折,就是一个与血液循环高度相关联的骨折,直接影响到预后!故事回到本文的开头!老人保守治疗了2个月余,最后发现,髋部仍然酸痛不已,无法下床行走,甚至在床上翻身都自觉困难!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这两个多月了,不能完全康复也该差不多了啊!通过多方联系,来到省直三院,白玉茹主任给检查了CT,结果发现:骨折没有愈合迹象,骨折错位,髋关节内收畸形,股骨头骨质吸收!为什么骨折了还长不住呢?殊不知,这是股骨颈骨折的天性,这个地方,天生就难以愈合,目前公认的股骨颈骨折几乎百分百需要手术治疗,这个区域的难以愈合,跟它的解剖结构,和血液供应有直接关系!且看下图:好了,这一下就清楚了,骨折的断裂,伴随着微血管的断裂,破坏了血液循环,没有血液,等于没有“养分”,骨折靠什么愈合?长不住,那怎么办?难道以后要在床上?不用急,人工髋关节,是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神器,有人说,换人工的,会不会排斥?会不会走路瘸?会不会要二次手术?答案是否定的,在人体所有能换的关节置换手术中,最成熟,技术最先进,开展时间最长的就是人工髋关节置换啦!加上现代的围手术期管理理念,现在可以做到手术当天就无痛下床行走!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uyiny.com/bggzyg/11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