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学习助手
高考作文试卷复习资料高考志愿
主题词1:坚守奉献
①致敬最美逆行者;②始于初心成于坚守;③“逆行者”的背影,凸显坚守与担当;④用坚守答好抗疫答卷;⑤以奉献精神收获新光荣;⑥生命因奉献得以延伸;⑦莫让逆行者成独行者;⑧坚守脚下的土地;⑨我们在,武汉就在。
防控疫情,展现坚守与奉献的力量
面对疫情扩散的风险,坚守是最有力的回答。武汉广大医护人员冲锋在前,全国各地医务工作者成为这个春节最可敬的“白衣战士”;各地支援武汉的医疗队迅速集结,向着武汉出发;曾奉命赴北京小汤医院医疗队主动请战,誓言“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传统佳节,因坚守而动人;防控疫情,用奋战来回应。春节期间坚守岗位,用自己的行动,承载了多少人的健康;用自己的舍弃,换来了多少家庭的团圆,这不仅体现着敬业与奉献的价值追求,更展现出一种超越“小家”、成就“大家”的高尚境界。
“新春我在岗,工作不打烊”。从边疆哨所的解放军战士,到街道上巡防值守的消防官兵,从在交通岗位上确保春运通畅,到在供电所里守护灯火通明,各行各业都展现着坚守与奉献的价值。在坚守岗位的人群中,很大一部分是共产党员。春节期间,一个短视频在网上流传:在疫情防控中,医院感染科召开了一次特殊的组织生活会,党支部书记张文宏说:“困难的工作、最辛苦的岗位,党员必须先上,没有商量!”这段话赢得网友一致点赞,正因为“党员必须先上”体现了共产党人应有的担当。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把投身防控疫情第一线作为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的试金石和磨刀石,就能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疫情防控的强大政治优势。
(人民日报)
主题词2:医者仁心
①谢谢你,为我们拼了命;②身着白衣,心有锦缎;③哪有白衣天使,只有凡人英雄;④勇敢医护,时代英雄;⑤健康所系,性命相托;⑥有时治愈,总是安慰;⑦哪里有疫情,哪里有医者;⑧医者,是城市的卫士;⑨他们不仅是天使,还是战士;⑩医护人员安全,社会才能健康。
“医疗湘军”诠释医者仁心
向着疫情前行,诠释医者仁心。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受到威胁的关键时刻,白衣天使泪别亲人、毅然前行!医院感染控制专家吴安华教授于1月21日北上武汉,妻子李凤云还是看到
这并不是说“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就一定比“武汉加油”高级,后者的简洁明快、易背好懂,可以在短时间起到凝聚人心的效果。
只是一句唐诗,让不少人在铺天盖地的所谓“硬核”的口号中,看到了一种文明感。这种文明感,在乎语言的体面、情感的深刻、行为的得体;这种文明感,又恰是疫情发展到当下,急需强调之事。诗终究是诗,标语也终究是标语,只是背后的思维模式与文明感,更发人深省。这种文明感,是对法治的信仰,与同胞的共情,对个体权利的尊重。
文明是精致的,不能在防疫的旗号下,对复杂的社会活动以“一刀切”的办法粗糙应付。文明就有它的体面。就像在刻不容缓的援助中,并不妨碍写上一句“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事态紧急,但善意、体谅、同情也不是就无处安放了。(光明网)
主题词10:法制精神
①让法治为好人撑腰;②筑牢法治根基,国运更加昌盛;③让每一个人感受到法治的佑护;④权力不可任性;⑤把权力关进法治的笼子;⑥让莫要逾越法治的轨道;⑦让法治思维成为时尚;⑧权力之前,须有制度敦促;⑨莫要逾越法治的轨道;⑩维护个体的正义
“依法治疫”夯实战疫法治保障
“法令行则国治,法令驰则国乱。”在全国人民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的斗争过程中,法治已然成为同心抗“疫”关键词。应对传染病疫情防治的相关法律法规持续释放法治力量的同时,依法治疫的脚步一刻也没有停歇。从将新冠肺炎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到多部门联合制定《关于依法惩治妨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的意见》,法治让疫情防控“有章可循”。
“令在必信,法在必行。”保证疫情防控科学有序,避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滋生,维护全国防疫控疫大局,法治毫无疑问是赢得“战疫”的有力武器,但必须认识到法治的生命力和权威关键在于实施。疫情发生以来,各地也不断出台相关规定、决定,围绕疫情防控矛盾焦点完善制度设计的同时,公安机关严厉查处各类相关案件。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法治的大场景里从来都少不了法治信仰这一重要因素。当前,疫情防控已经进入到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处于一种胶着对垒状态,全面提高疫情防控合法合规,还要有全民守法来支撑。党员干部依法严格遵守各项疫情防控规定,与涉及疫情防控的违法违规行为坚决作斗争;广大人民群众要自觉学法、懂法、守法,凝聚共识、统一行动,做贡献、不添乱。同心携手将织就依法治疫严密防护网。(彩云网评)
点赞中国,未来有我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历经三个多月的战“疫”,新冠肺炎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同学们终于回到了心仪的校园。回顾过往,疫情发生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从城市到农村、从单位到个人,14亿中华儿女团结一心、攻坚克难,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履职尽责的奉献精神、同舟共济的团结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担当精神。除此之外,中国制度、中国速度、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中国制造等,均让中国人民为之骄傲,并赢得世界舆论的高度评价。
作为一名高中生,中国的哪一面或中国精神的哪一点,让你在疫情期间感触最深?对你未来规划影响最大?请你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和生涯规划,以“点赞中国,未来有我”为副标题写一篇演讲稿,表达你的认识与思考,阐述你的行动与规划,并在班会时间与同学们交流。
要求:不要脱离原材料内涵,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字。
一、审题立意
我的这次原创作文命题,是对高考全国卷命题“三贴近”原则的一次实践:贴近时代、贴近时政、贴近高中生实际。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寒假一再延期,教育部号召停课不停学,延期开学期间,全国上下,小学生乃至大学生全部被钉在屏幕前,成为最苦“云学者”。本次命题以学生久假归校为契机,以全民抗“疫”为背景,着眼抗“疫”过程中显现的中国精神和让国人骄傲、世人点赞的中国基本面,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和生涯规划,点赞中国。以期通过作文命题的导向作用,达到立德树人,深植爱国情怀之目的。本次作文审题难度不大。但凡学生对中国的抗疫有足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