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
病人选择
试验地点为韩国首尔峨山医学中心,两名耳鼻喉科医生采用前瞻性招募方式。球囊扩张入选标准:无法进行Valsalva操作超过6个月,(1)患有单侧或双侧持续性分泌性中耳炎,或(2)因中耳炎接受乳突手术,或(3)被诊断为ET功能障碍。排除标准:(1)患者年龄18岁以下,(2)鼻咽恶性肿瘤史,(3)腭裂或腭裂修复史,和(4)颈内动脉动脉瘤等。
术前进行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CT)以排除ET或颞骨解剖结构异常以及颈内动脉裂。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耳镜检查。为了描述症状,我们使用由McCoul开发的7项咽鼓管功能障碍问卷(ETDQ-7)评分。它是一种疾病特异性工具,用于评估与ET梗阻性功能障碍相关的症状。
球囊膨胀技术
我们使用的ET球囊扩张装置,包括一个尖端角为70度的弯引导鞘(RELIEVAFLEX?鼻窦引导导管;Acclarent,Inc,MenloPark,CA,USA),金属导向护套,和一个6毫米宽,20毫米长的球囊导管。用浸有4%利多卡因、1:肾上腺素和生理盐水的手术海绵对鼻腔进行局部麻醉后,在耳鼻喉科医生的内镜引导下,引导鞘通过鼻腔进入咽口。气囊导管预装导丝,导丝有一定角度,在球囊导管外突出5mm。将球囊导管引入咽口。然后用水溶性造影剂充入球囊,耳鼻喉科医生将内窥镜从鼻腔取出。病人从仰卧重新定位为submentoverticalHirtz姿态,观察导丝位置和膨胀球囊1分钟。球囊导管进一步进入,达到峡部。之后球囊再次膨胀1分钟。最后,从患者身上取出导丝和导套。这一技术应用在头三个连续病人。
我们发现第三例患者的球囊导管不慎进入到ET骨段。该患者在球囊扩张过程中,球囊出现腰部形态异常,引起剧烈疼痛。颞骨CT显示ET骨峡部大于3mm(正常范围:1.0~1.5mm)。接下来的7例患者,从引入导管到移除,都在X线透视观察下以Hirtz姿态进行,监控整个过程。球囊扩张后,内镜检查ET口以评估手术相关并发症,如出血。
随访
定义和数据分析
结果评估参考以下变量:技术成功,临床成功,并发症,ETDQ-7评分和手术时间。技术成功定义为导丝和球囊成功通过ET,球囊成功扩张。临床成功定义为患者在术后3个月内完成Valsalva操作并改善,和/或ETDQ-7评分至少改善1分。主要并发症的定义根据介入放射学会临床实践指南。从插入导管到取出导管,测量手术时间。
结果
患者人口学特征
10例患者(男4例,女6例)年龄37-71岁(平均52.2岁),既往有鼓膜置管(平均3.4支),于年10月至年3月行单侧(7右,3左)鼓膜球囊扩张术。无一患者可以实施Valsalva手法。术前ETDQ-7评分平均值为19.9±9.2。6例患者有鼓膜置管,3例患者存在鼓膜穿孔。术前高分辨率CT未见颈内动脉开裂。2例患者发现峡部大于3毫米。
技术成功情况和程序细节
球囊扩张术技术上是成功的,%(10/10)的患者耐受性良好。70.0%(7/10)的患者在导丝和球囊导管进入ET时表现出轻度疼痛。除1例(3号)患者外,所有患者在球囊导管充盈5~10s时均表现出类似疼痛。90.0%(9/10)的患者球囊完全扩张,球囊腰部无畸形。其余患者(3号)在第一次球囊扩张时,球囊在ET骨段处出现腰部变形,引起剧烈疼痛。将球囊导管撤回离ET约10mm后进行第二次球囊扩张,缓解腰部形成和疼痛。没有与球囊扩张相关的主要并发症。手术结束后,只有从3号病人ET取出的球囊带血。平均手术时间为7.6min(范围为6~10min)。4名患者术后出现鼻漏,7天内抗组胺药物治疗反应良好。
临床成功情况及随访
在平均2.1个月(范围为1-6个月)的随访期间,共4名患者在最后一次就诊时能够进行Valsalva操作。平均ETDQ-7分数在1周,1个月和3个月随访时分数分别为17.3±9.5,13.6±4.9,10.0±1.4。1周随访时,ETDQ-7分数提高了70.0%(7/10),1个月随访时90.0%(9/10)的患者分数提高,3个月随访时%的患者得到提高(2/2)。所有患者在最后一次就诊时均能进行Valsalva操作,且/或ETDQ-7评分至少有1分改善,临床成功率为%(10/10)。在3例没有鼓膜置管的鼓膜穿孔患者中,2例患者在随访期间痊愈。
讨论
ET球囊扩张是治疗ET功能障碍的一种新的微创干预手段。20多年来,球囊扩张已成为一种公认的治疗各种良性狭窄累及非血管器官的方法。由于在过去十年中每个领域的技术都有突出的发展,我们的结论是,为一体化建立一种合作干预是适当的。在本研究中,我们评估了在透视引导下球囊扩张治疗ET功能障碍患者的技术可行性和安全性。在以往的研究中,球囊扩张治疗ET功能障碍取得了成功;然而,该技术在不同研究人员之间有所不同。我们假设透视引导下球囊扩张可能是一种替代以前技术的方法,因为球囊导管和导丝在过程中可以看到。我们的假设支持:(1)所有的球囊膨胀都在造影下成功局麻,(2)低压力扩张似乎引起更轻微的疼痛,也更加安全,(3)透视引导似乎大大有助于ET球囊的膨胀,确认正确位置和(4)使用导丝有助于引导球囊前进定位。
在门诊环境下进行局部麻醉球囊扩张,使我们能够有效地利用医疗资源,减少全身麻醉的风险和成本,并缩短手术时间。
在成本方面,我们的技术降低了治疗成本,因为患者不需要住院或全身麻醉。从应用局部麻醉到手术结束的时间大约只有30分钟。使用局部麻醉的一个问题是手术过程中的疼痛。Catalano等人在局部麻醉下进行了37%的球囊扩张,但没有对结果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然而,由于剧烈的疼痛,一些手术在10秒后不得不停止。Luukkainen等人报道,可以在局部麻醉下对ET进行球囊扩张;然而,他们不建议在门诊进行球囊扩张,因为目前的局部麻醉方案仍然会带来太多的疼痛和不适。在目前的研究中,大多数患者在将球囊导管插入软骨部分和球囊充盈时表现出疼痛;然而,所有患者对疼痛的耐受性都很好。
我们证实球囊导管可以通过注射在低压下完全充气,从而大大减少骨折的可能性和引起的疼痛。在以前的研究中,球囊被充气到一个目标压力高达8atm或更多。然而,高压通胀的好处不可能超过风险。在最早发表的研究中,一个球囊导管插入咽鼓管峡部,膨胀骨和软骨部分。这种技术并没有被使用,因为它并没有额外的好处,且骨折的风险增加,损伤颈内动脉。尽管对ET骨部故意扩张的尸体模型的研究显示,术后CT上没有可检测到的骨骨折,但这并不排除骨管发生微骨折的可能性。在我们的病例系列中,有一位患者观察到球囊腰部缩小,这意味着球囊导管穿入了ET的骨部。术前颞骨CT显示该患者的骨管扩大,因此球囊导管进入骨部分没有阻力。在这种情况下,大于8atm的膨胀压力可能会造成椎管骨折、颈内动脉穿透性创伤。
先前的研究表明,可以使用双腔内镜经鼓膜入路对球囊导管进行持续观察;然而,由于其复杂性,这项技术并没有被广泛采用,而且它也不能提供球囊导管的完全可视化。我们的结果表明,使用透视法对球囊导管和导丝的穿入有几个优点。球囊导管和导丝的持续观察降低了扭结的风险,确认了球囊的定位,并减少了插入到假通道(如颈动脉管)的机会,所有这些都更有可能在没有导丝的情况下盲目插入。透视也可以识别中耳和乳突结构,如耳蜗和颈内动脉的岩部。通过观察ET与中耳或乳突结构之间的相对位置和导丝路径可以近似了解ET扩张的发生过程。一般来说,导丝并不是常规用于常规球囊扩张治疗ET的方法。只有一项已发表的研究使用导丝结合光纤光通过导丝导管,通过外耳道观察鼓膜后的红光,确保导管的正确放置。
这项研究有几个局限性。首先,我们的技术需要辐射照射。尽量减少辐射的方法,如有限使用X线透视、使用脉冲透视、使用最后图像保持特征和紧密的准直。
其次,由于患者人数少,无法推断出可靠的数据。
第三,球囊扩张后随访时间过短,无法评估远期预后。由于这些原因,还需要更大规模、更长期的研究来验证我们的结果。
第四,手术后的诊断标准和评价方法仍缺乏共识。最近已经报道了ET的功能性MR或CT成像。这将有助于利用先进的成像技术作为诊断和评估工具。
总之,X线透视引导下球囊扩张术在技术上是可行和安全的。它可以替代传统的内镜气囊扩张术。这项研究显示了介入放射学和耳鼻喉科的成功结合,因为我们在治疗方法中使用了导丝、透视和鼻内窥镜。在一个大的队列中进一步的研究包括这种治疗方式的中期和长期的有效性是值得的。
图1导引杆(右上)(左上)、导丝(中间)和气囊导管(底部)的照片
图2垂直视图的Hirtz位置。(a)每位患者均以仰卧位卧置在透视台上,肩和躯干抬高,头颈部伸直约60度。x线管根据患者的延伸情况尾侧倾斜30度。(b)X光片显示骨管(箭头)和中耳腔(星号)
图3咽鼓管(ET)球囊扩张时的内镜照片和平片。(a)球囊导管(箭头)穿过导丝(箭头)通过护套(弯曲箭头)进入ET口(星号)。(b)通过导丝(箭头)将球囊导管(小箭头)插入ET。(c)用水溶性造影剂充气球囊导管
图4(a)咽鼓管(ET)骨性部分的气囊导管腰部形成(箭头)。(b)术前颞骨CT显示两个骨管(星号)大于3mm
文献来源:
KimKY,TsauoJ,SongHY,etal.Fluoroscopy-guidedballoondilationinpatientswithEustachiantubedysfunction[J].Europeanradiology,,28(3):-.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