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整理自放射医学技术书本,仅用于分享学习,如有倾权,请联系小编删除,谢谢。
1、运动系统由骨、关节和骨骼肌组成,约占成人体重的60%。
下列哪项不属于扁骨
A、胸骨
B、髂骨
C、额骨
D、上颌骨
E、肋骨
下列哪项不是长骨
A、腓骨
B、骰骨
C、掌骨
D、股骨
E、指骨
骨的分类中不包括
A、长骨
B、籽骨
C、扁骨
D、短骨
E、不规则骨
2、运动中,骨起着杠杆作用,关节是运动的枢纽,骨骼肌则是动力器官,为运动系统的主动部分,骨与关节是被动部分。
滑膜关节的运动,不包括
A、后仰
B、旋外
C、内收
D、外展
E、旋内
下列哪项不是由滑膜连接
A、人字缝
B、肘关节
C、髋关节
D、膝关节
E、腕关节
3、骨的构造:骨质,骨膜,骨髓。
4、5岁之后,长骨骨干内的红骨髓逐渐被脂肪组织代替,呈黄色,称为黄骨髓,暂时失去造血功能。
关于骨髓的说法,错误的是
A、填充于骨髓腔和松质间隙
B、胎儿和新生儿的骨髓内含有不同发育阶段的红细胞和某些白细胞,呈红色,故称红骨髓
C、6岁之后,长骨骨干内的红骨髓逐渐被黄骨髓取代
D、红骨髓逐渐被脂肪组织代替,呈黄色,称为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
E、5岁之后,长骨骨干内的红骨髓逐渐被黄骨髓取代
5、纤维连结:又分为韧带连结(如椎骨棘突之间的棘间韧带、胫腓骨间韧带等)和缝(如颅骨间的矢状缝、人字缝等)。
胫腓骨间关节连接方式为
A、纤维连结
B、骨性连结
C、滑膜关节
D、透明软骨连合
E、纤维软骨连合
连接椎弓板之间的韧带为
A、前纵韧带
B、后纵韧带
C、黄韧带
D、棘上韧带
E、棘间韧带
6、软骨和骨性连结:有三种方式,透明软骨结合(如幼儿的蝶骨和枕骨间的蝶枕结合)、纤维软骨结合(如相邻椎骨间的椎间盘及耻骨联合等)及骨性结合(如骶椎之间的骨性结合)。
以下除哪项组织器官外,其他均能被CT清楚显示
A、关节腔内中量液体
B、骨性关节面
C、关节骨端
D、关节软骨
E、关节囊
X线上的关节间隙不包括
A、骨性关节面
B、关节
C、关节腔
D、滑膜
E、关节软骨
7、骨骼肌在人体的分布极为广泛,约占体重的40%。
骨骼肌约占人体体重的
A、40%
B、15%
C、20%
D、7%~8%
E、60%
下列哪项不属于躯干肌
A、背肌
B、肩胛肌
C、胸肌
D、腹肌
E、会阴肌
8、咀嚼肌主要有咬肌和颞肌。咬肌位于下颌支的外面,颞肌位于颞窝内,二肌收缩都可上提下颌骨。
9、胸锁乳突肌位于颈部的外侧,起自胸骨柄和锁骨的内侧端,止于乳突。一侧收缩,使头向同侧倾斜;两侧同时收缩,使头后仰。
关于胸锁乳突肌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在体表不能显示
B、一侧收缩头倾向同侧,颜面转向对侧
C、起于锁骨
D、两侧收缩使头前屈
E、位于颈部内侧
10、胸大肌起自锁骨内侧半、胸骨和第1~6肋软骨,肌束斜向外上方,止于肱骨大结节下方。收缩时可使臂内收和旋内。当上肢上举固定时,可上提躯干,也可提肋,助吸气。
收缩时可使上臂内收和旋内的肌肉是
A、三角肌
B、肱二头肌
C、肱三头肌
D、胸大肌
E、前锯肌
11、舌骨上肌群位于下颌骨和舌骨之间,参与口腔底的构成。收缩时可上提舌骨,若舌骨固定,则可下降下颌骨。
12、舌骨下肌群位于舌骨和胸骨之间,收缩时下降舌骨,并使喉上、下活动。
颈肌收缩时下降舌骨,并使喉上、下活动的肌群是
A、舌骨肌群
B、舌骨下肌群
C、胸锁乳突肌
D、舌骨上肌群
E、甲状软骨肌群
13、斜方肌位于颈部和背部,为三角形的扁肌。上部肌束收缩,可上提肩胛骨;下部肌束收缩,可下降肩胛骨;全肌收缩,肩胛骨向脊柱靠拢。如肩胛骨固定,两侧斜方肌同时收缩,可使头后仰。
14、背阔肌位于背下部和胸部的后外侧部,该肌收缩,可使臂内收、旋内和后伸。
15、竖脊肌位于棘突两侧,从骶骨的后面向上延伸到枕骨,收缩时可伸脊柱和仰头。
16、前锯肌起自第1~8肋的外侧面,肌束斜向后内,止于肩胛骨内侧缘和下角。前锯肌上部肌束收缩,牵引肩胛骨向前;下部肌束收缩,使肩胛骨下角外旋,协助上肢上举。
17、肋间肌的浅层为肋间外肌,收缩时可提肋以助吸气。深层的称肋间内肌,收缩时降肋,助呼气。
18、膈肌上3个裂孔,下腔静脉孔平8胸椎,食道裂孔平10胸椎,主动脉裂孔平12胸椎。
膈肌上的腔静脉孔,食管裂孔,主动脉裂孔分别对应于
A、第8、12、10胸椎
B、第10、8、12胸椎
C、第8、10、12胸椎
D、第10、12、8胸椎
E、第12、10、8胸椎
19、腹肌有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和腹直肌。
20、腹股沟管有内、外二口:内口称腹股沟管深环(腹环),在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1.5cm处,外口即腹股沟管浅环。腹股沟管在男性有精索、在女性有子宫圆韧带通过。
关于腹股沟管的叙述,正确的是
A、腹股沟管位于腹股沟韧带的内侧半的下方
B、为腹壁扁肌间的一条横行间隙,长4~5cm
C、腹股沟管有内、外两个口,内口又称浅环,外口又称深环
D、内口在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1cm处
E、腹股沟管在男性有精索,女性有子宫圆韧带通过
21、三角肌,起自锁骨的外侧份、肩峰和肩胛冈,肌束从前、后和外侧三面包围肩关节,止于肱骨的三角肌粗隆,可使肩关节外展。
关于三角肌的描述,错误的是
A、位于肩部,呈三角形
B、使肩关节外展
C、止于三角肌粗隆
D、只起于肩胛骨
E、受腋神经支配
22、(前群)肱二头肌,以长短二头起自肩胛骨关节盂上方,止于桡骨,可屈肘关节。
23、(后群)肱三头肌,起自肩胛骨关节盂下方和肱骨的后面,止于尺骨鹰嘴,伸肘关节。
24、颅由23块颅骨组成(不包括3对听小骨),分为脑颅和面颅。
成对的面颅骨,包括:鼻骨、泪骨、上颌骨、颧骨、下鼻甲、腭骨
不成对面颅骨,包括:舌骨、下颌骨、犁骨
成对的面颅骨,不包括
A、鼻骨
B、犁骨
C、泪骨
D、颧骨
E、上颌骨
下述哪个是成对的脑颅骨
A、额骨
B、颞骨
C、枕骨
D、蝶骨
E、筛骨
下列骨骼不参与眼眶构成的是
A、腭骨
B、筛骨
C、蝶骨
D、颞骨
E、上颌骨
与鼓膜相连的是
A、锤骨
B、砧骨
C、镫骨
D、耳蜗
E、半规管
外侧裂内走行的结构是
A、前交通动脉
B、脑膜中动脉
C、大脑前动脉
D、颈内动脉
E、大脑中动脉
25、圆孔、卵圆孔、棘孔分别是上颌神经、下颌神经、脑膜中动脉通过.
蝶骨体两侧由前向后的结构依次为
A、棘孔,卵圆孔,圆孔
B、圆孔,卵圆孔,棘孔
C、卵圆孔,圆孔,棘孔
D、卵圆孔,棘孔,圆孔
E、棘孔,圆孔,卵圆孔
通过圆孔的结构是
A、眶上神经
B、眼神经
C、上颌神经
D、上颌动脉
E、脑膜中动脉
26、眶上裂内有眼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通过。
27、破裂孔内有颈内动脉或者颈动脉鞘通过。
28、海绵窦内有展神经、颈内动脉通过。
29、有关节盘的关节:胸锁关节、颞下颌关节、桡腕关节、膝关节
不具有关节盘的关节是
A、膝关节
B、桡腕关节
C、髋关节
D、颞下颌关节
E、胸锁关节
30、椎骨(26)包括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骨1块和尾骨1块。
关于颈椎的说法,错误的是
A、第1颈椎称寰椎,呈环形,无椎体
B、第2颈椎称枢椎,有齿突
C、第6颈椎是重要的体表标志
D、第7颈椎称隆椎,棘突长
E、颈椎骨折容易造成高位截瘫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胸骨分为胸骨柄,胸骨体,剑突三部分
B、胸骨角平对第1肋软骨,是重要标志
C、胸廓具有支持功能
D、胸廓具有保护脏器功能
E、胸廓具有呼吸功能
下述哪项不参与胸廓下口的构成
A、第12胸椎
B、第1腰椎
C、第12对肋
D、第11对肋
E、两侧肋弓
31、上肢骨分为上肢带骨(锁骨和肩胛骨)和自由上肢骨(肱骨、前臂骨和手骨)两部分。
42、锁骨,呈S形弯曲,横于胸廓前上方,其内侧2/3凸向前,外侧1/3凸向后。两弯曲的相邻部是易发生骨折部位。
32、肩胛骨(第2肋到第7肋之间),分为前、后两面,上、内、外三个缘和内、外、下三个角。
33、肱骨头周围稍窄处称颈(解剖颈),其外为大结节,前方为小结节。肱骨上端与体交界处稍缩细的部分为外科颈,是骨折的易发部位。
肱骨易发生骨折的部位是
A、肱骨体
B、肱骨外科颈
C、肱骨大结节
D、肱骨小结节
E、肱骨头
34、腕骨:共有8块,从桡侧向尺侧,近侧列依次为手舟骨、月骨、三角骨和豌豆骨;远侧列依次为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和钩骨。
腕骨共有8块,从桡侧向尺侧,近侧列依次为
A、手舟骨,月骨,三角骨,豌豆骨
B、手舟骨,豌豆骨,月骨,三角骨
C、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钩骨
D、手舟骨,月骨,头状骨,钩骨
E、手舟骨,月骨,豆骨,三角骨
不参与桡腕关节构成的骨是
A、豌豆骨
B、月骨
C、桡骨
D、手舟骨
E、三角骨
35、肩关节由肩胛骨的关节盂和肱骨头构成。关节囊薄而松弛,囊内有肱二头肌长头腱通过。其下壁薄弱,是肩关节脱位最常见的部位。肩关节可作屈、伸、内收、外展、旋内、旋外和环转运动,是全身最灵活的关节。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肩胛骨为三角形扁骨,位于胸廓后方
B、肩胛骨分为前、后两面,上、内、外三个缘和内、外、下三个角
C、肩胛冈外侧端是肩部的最高点,称肩峰
D、肩胛骨位于第2肋到第5肋间
E、肩胛骨上缘靠外侧角的突起为喙突
全身最灵活的关节是
A、腕关节
B、肘关节
C、肩关节
D、髋关节
E、膝关节
有关肩关节的描述,错误的是
A、肩关节由肱骨头与肩胛骨构成
B、肩关节是典型的球窝关节
C、关节囊薄而松弛
D、关节囊的前方缺少肌附着
E、关节盂浅
36、肘关节由肱骨下端和桡、尺骨的上端连结而成。肘关节包括肱尺关节、肱桡关节和桡尺近侧关节三个关节。
37、桡腕关节由桡骨下端、尺骨头下方的关节盘和手舟骨、月骨、三角骨共同构成。
38、下肢骨分为下肢带骨(髋骨为髂骨、坐骨、耻骨三骨结合而成,三骨会合于髋臼)和自由下肢骨(股骨、髌骨、小腿骨、足骨)两部分。
39、股骨头外下方为股骨颈,它与体之间形成一角度称颈干角,男性平均°,女性平均°。
40、足骨包括跗骨、跖骨和趾骨。跗骨7块,属短骨,分前、中、后三列。后列有距骨、跟骨;中列为足舟骨;前列为楔状骨(内、中、外侧3块)及骰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足跗骨为7块
B、足跗骨为5块
C、指骨为14块
D、足趾骨共14块
E、腕骨为8块
41、骨盆以界线分为大骨盆和小骨盆。界线自后向前由骶骨岬、弓状线、耻骨梳和耻骨联合上缘依次连结而成。小骨盆上口即界线;下口由尾骨、骶结节韧带、坐骨结节、坐骨支、耻骨下支和耻骨联合下缘共同围成。两侧的坐骨支和耻骨下支连成耻骨弓,其间的夹角称耻骨下角。
两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平对
A、第1腰椎棘突
B、第2腰椎棘突
C、第3腰椎棘突
D、第4腰椎棘突
E、第5腰椎棘突
不参与骨盆构成的是
A、骶尾骨
B、髋骨
C、骶髂关节
D、髋关节
E、耻骨联合
不参与小骨盆下口构成的是
A、尾骨
B、骶骨岬
C、坐骨结节
D、坐骨支
E、耻骨下支
42、膝关节是全身最复杂的关节。在股骨与胫骨关节面之间有内、外侧半月板(形状:内C外O),以加强稳固性和灵活性。
具有关节盘的关节是
A、膝关节
B、肩关节
C、肘关节
D、髋关节
E、踝关节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作用是
A、限制胫骨向前移动
B、限制胫骨向后移动
C、限制胫骨旋外
D、限制胫骨旋内
E、限制膝关节过伸
股四头肌的作用是
A、足内翻
B、伸髋关节和屈膝关节
C、足背屈
D、屈髋关节和伸膝关节
E、伸趾
可使髋关节后伸的主要肌肉是
A、缝匠肌
B、股四头肌
C、髂腰肌
D、臀大肌
E、比目鱼肌
踝关节
A、由胫骨下端和距骨滑车构成
B、由胫、腓骨下端和距骨滑车组成
C、由胫、腓骨下端和跟骨组成
D、能使足内翻和外翻
E、踝关节的屈又称背屈
看都看完了,还不点这里试试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