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您的身边是不是经常有骑电动车或者意外摔倒导致的四肢骨折的情况的发生呢?此时,您更为焦急的是用什么治疗方法能使骨折断端愈合起来,于是,便四处托人打听,医院的医生擅长这方面疾病的诊治?是手术治疗?还是打石膏呢?还是给予高分子托固定呢?就像是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急得团团转。
您别急,除了上述方法,我们还有一种外固定方法---小夹板外固定哦!一起来看看我们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的病例吧,带您来看看什么是夹板外固定。
案例1:
患者走路时摔倒后腕部骨折,拍片提示:左腕部桡骨远端骨折移位明显且不稳定。
我们采取了传统中医正骨手法复位外加小夹板外固定,骨折端位置完全恢复,有效避免了手术治疗风险、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减少患者经济负担。
案例2:
79岁陈大爷在家中摔倒致右肩部肱骨近端骨折
同样采取了传统小夹板固定,配合口服中药,内外兼施加快骨折康复。一个月后骨折愈合,功能恢复良好。
看到这里,您肯定很好奇什么是小夹板固定吧?搬起小板凳,一起来看看祖国医学的传统技术吧!
一、何为小夹板固定呢?
骨折经正骨手法复位后需依靠小夹板以维持骨折端位置。依据不同的取材来源,小夹板主要有杉树皮夹板、竹夹板、硬纸夹板、柳木夹板等等。根据每个患者肢体的形态,量身定做制成适用于每例骨折的个性化夹板,并用扎带系缚,配合固定垫保持复位后的位置,这种固定方法称为小夹板固定。小夹板作为我国骨伤科临床应用最多的骨折外固定材料之一,具有“简、便、验、廉”的优点,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渊源。
这是我们制作杉树皮夹板的过程:首先依据每例骨折个体化制作杉树皮夹板;然后用医用胶布贴于夹板外面以增强夹板的韧性;加棉花增强杉树皮夹板舒适度;最后一步是绷带缠绕,胶布封口。
二、小夹板外固定的优点
小夹板具有取材方便、材质轻盈、透气疏风、简便价廉、富有弹性、韧性和可塑性等优点,容易被接受。同时质地轻盈,固定范围小,有利于关节早期恢复活动,可以防止固定后关节僵硬、肌肉萎缩、骨质疏松等并发症发生。
三、夹板固定后的注意事项
1、抬高患者肢体20°-30°,高于心脏水平,以利于肢体肿胀消退。
2、观察患肢的血运,特别是在固定后3天内更应注意观察肢端的皮肤颜色色泽、温度、感觉、肿胀、动脉搏动及被动活动情况。如出现肢端肿胀、疼痛、发凉、麻木、活动障碍和脉搏减弱消失等,应及时处理。
3、调整绷带的松紧度,一般在固定后4天内,因复位的继发性损伤、部分浅静脉回流受阻、局部损伤性反应等,夹板内压力会有上升趋势,应将绷带及时放松些。以后随着肿胀的消退,夹板内压力日趋下降,绷带会变松,应及时调整,保持1厘米左右的上下移动度。
4、定期复诊拍片检查,了解骨折是否再移位。一般是在固定后前2周内,医院复查,调整夹板防止骨折移位。
5、若在压垫骨突处出现固定性疼痛时,应及时拆开夹板进行检查,以防止产生器械性压力性损伤。
6、固定后及时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早期可行肌肉主动收缩运动。如握拳,股四头肌收缩等运动,有利于骨折端应力产生,从而促进骨折修复。
7、加强饮食营养,骨折早期忌食生冷硬固之品,以免影响肢体的血液循环。
最后,希望广大患者朋友出行注意安全,遵守交通规则!
曾志奎
骨科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副教授。在骨折传统手法复位夹板固定、骨折手术微创固定、骨不连、(骨缺损、骨感染、骨髓炎)的骨延长及Masquelet技术等方面积累了一定临床经验。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江西省厅级基金项目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级课题4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SCI4篇),第一作者发表SCI3篇,国内核心期刊4篇,同时担任SCI杂志《InternationalJournalofSurgery》审稿人。任中国中药协会骨伤科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江西省中医骨伤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创伤医学专业组委员。曾被评为广州中医药大学优秀博士毕业生。联系方式:
编辑:钟世芳审核:沈德森
好文推荐
1:产后不知盆底贵,后来漏尿脱垂真受罪
2:男童手扶医院妙手回春接回
3:我院肝胆科成功举办“爱护肝脏,拥抱健康”主题义诊活动
4:江医院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
5:咳嗽反复发作总不好?可不止感冒这么简单!
我知道你“在看”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