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医院
编啊辑:邓淞云南方医科大学第医院
视频导读
胫骨平台合并胫骨干骨折是一种高能量损伤导致的严重骨折。目前,对于胫骨平台骨折,通常需要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以恢复关节面位置;而对于胫骨干骨折,则常推荐进行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从而微创地恢复其对位、对线。那么,对于胫骨平台合并胫骨干骨折,我们应该如何选择手术方式呢?本视频中,李宇能医师围绕该疾病的手术治疗进行了详细讲解。
扫码观看完整视频
▼▼▼▼
视频重点
重点一
胫骨平台骨折的处理——由于累及膝关节关节面,通常需要进行切开复位,才能达到满意的复位效果;而为了避免关节僵硬的发生,应尽可能早地进行术后康复锻炼;手术入路的选择则应根据骨折位置确定。
1.外侧平台骨折——应选择膝关节前外侧入路。
2.后内侧平台骨折或冠状面骨折——推荐采用后内侧入路。
3.双侧平台骨折——可以采用钢板内固定或外固定,其中双钢板内固定是一种更受认可的方式。但当软组织损伤情况严重时,切开处理可能会产生切口愈合等问题。
重点二
胫骨干骨折的处理——通常推荐采用髓内钉固定,从而达到微创和相对稳定的效果;对于皮肤软组织损伤严重者,髓内钉固定更有优势。
重点三
胫骨平台合并胫骨干骨折的处理——讲者推荐采用髓内钉固定。由于高能量的损伤常常伴随严重的软组织问题,若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方式,需等到软组织情况允许方可进行手术,而髓内钉固定则可以进行早期手术。
重点四
胫骨平台合并胫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的手术操作。
1.体位选择——仰卧位,进行患肢牵引,使膝关节呈10°-20°屈曲位;同时使健侧肢体屈曲外展。
2.骨折复位——通过牵引的韧带力量进行胫骨干骨折复位;对非压缩性的关节面骨折,可利用骨盆复位钳进行经皮复位;对于压缩性关节面骨折,则须利用撬拨器在透视下进行复位。
3.骨折固定——利用拉力螺钉或Polar螺钉固定复位好的平台骨折后,经由髌上入路置入髓内钉,这样可使膝关节保持伸直状态,从而避免复位的关节面骨折块移位。
4.术后处理——允许术后早期进行关节活动;2-3天后在夹板固定下进行无负重行走;4-6周内佩戴允许完全屈曲的支具;术后6周进行部分负重,10-12周进行全负重行走。
5.生物力学效果——研究发现,在处理胫骨平台骨折时,相比于钢板内固定,髓内钉固定具有更好的生物力学效果。这近一步提示,髓内钉固定可以很好地应用于胫骨平台合并胫骨干骨折。
6.髓内钉固定的优缺点——优点包括微创、皮肤软组织要求低、无应力遮挡以及允许早期进行康复锻炼;不足之处包括非直视下复位,对于关节面的骨折复位困难,而且手术技术学习曲线长。
重点五
典型病例展示——1例因车祸导致的严重股骨干骨折,以及胫骨平台合并胫骨干骨折。患肢皮肤软组织严重损伤,并可见皮肤水泡出现。术者对股骨骨折及胫骨骨折均采用了髓内钉固定的方式。
总结
胫骨平台骨折和胫骨干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类型,切开复位内固定和髓内钉固定分别是治疗二者的常用方法,但对于胫骨平台合并胫骨干骨折而言,目前的研究却并不多。由于常常合并严重的软组织损伤,讲者认为,髓内钉固定可能对该骨折类型更为合适。视频中,讲者讨论了髓内钉在该疾病中应用的优缺点,并对手术操作过程进行了重点讲解。
点我免费领取骨科资料汇总篇1免费领取骨科资料汇总篇2免费领取骨科资料汇总篇3骨科新书快讯实用髋、膝关节置换术:要点与技巧洛克伍德儿童骨折(上、下卷)主译:颉强赵黎杨建平北医出版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