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仅11个月的男婴不慎从床上跌落,医生为其进行X光检查时,却看不到他的肘关节……为给这名男婴的“隐形”骨折复位,医生拿出“超声3D眼镜”。据了解,超声诊断下骨折复位技术目前已造福了数千患儿。
男婴右肘骨折X光片却看不出异常家住武汉市新洲区,11个月大的男婴哆哆(化名),最近迷上了“滚坛子”。2天前,奶奶刚把哆哆放床上,转身去拿“尿不湿”的时候,小家伙一个轱辘就滚到了地上,只听一声闷响,哆哆趴在地上大哭起来。
奶奶连忙把哆哆抱起来哄,可哆哆不停用左手擦眼泪,右手臂却一动不动,这引起了奶奶的警惕。凭借丰富经验,奶奶断定孩子胳膊脱臼了,赶忙医院就诊。孩子肘关节肿得厉害,可在X光片上他的骨头却像“隐形”了一样,看不出问题,于是医生建议医院就诊。
医院的沈先涛主任医师凭借数十年的临床经验,没有拍一张X光片,仅用超声诊断仪就让患儿“隐形”的骨头显形了,原来孩子肘关节软骨组织是遭受外力猛烈撞击后断裂了。沈先涛立即为其安排了急诊复位手术,断裂的软骨被复位固定好后,孩子的手臂上仅留下了几个小针眼。术后第二天,孩子恢复情况良好,家人十分开心。
手术进行中借助“超声3D眼镜”解决“隐形”骨头难题患儿的家人很纳闷,为什么孩子骨折了X光片下却看不到断骨呢?沈先涛介绍,软骨损伤在医学上被称之为肱骨远端骨骺分离。这类骨头是正在生长的软骨,还没有骨化,所以X光射线可以直接穿过骨头,不会在片子上显示,所以很难发现。软骨骨折也是骨科公认的“隐形敌人”,它总是披着“脱臼”的外衣,欺骗了不少骨科医生的眼睛。而医生如果只能凭借临床经验和X光片进行手术复位,孩子手臂上可能会留下一条不小的疤痕。
医院工作多年,在治疗这类疾病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为找到更好的治疗办法,他工作之余整天泡在超声诊断室里,日积月累练就了一手过硬的超声诊断技术,他将其称为“肌骨超声技术”。借助这项技术,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就像是戴上了一副“超声3D眼镜”,软骨骨折在超声诊断下也会乖乖显影。
据介绍,相比较传统x光片的平面图像,“肌骨超声技术”是°立体的,图像更接近于解剖的真实结构,能够取得各方位的切面图像,能更精准定位到损伤部位。医生仅用闭合微创复位即可,不用开放式手术复位,最大限度保留了关节功能,将手术带来的创伤降到最低,手术效果更好,术后恢复时间也短,是目前最先进、最安全的诊疗办法。
超声诊断就像摄像机即没有辐射又精准日常接诊的过程中,不少家长都担心孩子拍X光片会遭受辐射。沈先涛表示,借助传统X光片治疗,从初诊到手术复位,患儿和医生确实都要受到辐射,而超声检查则完全不用担心辐射问题。
他说:“X光片就像照相机,医生只能看了片子再复位,然后再看片子,如此往复;而超声诊断更像是“摄像机”,医生可以边复位边观察,自然复位的精准度更高。”
超声诊断在“精准、健康、美观”上都具备优势,看到患儿恢复快,伤口更美观,家长的心理负担自然也会减轻不少,极大改善了患儿及家属的就医体验。
据介绍,超声引导下经皮微创治疗办法如今已被运用得越来越广泛。近年来,沈先涛团队不断探索,总结出了一系列儿童骨折的超声诊断标准以及超声引导微创的治疗办法,并积极与同行分享经验,旨在让更多患儿受益。
供稿:医院张璟祎伍兴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